沉浮紫蓬山
來源:作者:章校中時間:2012-06-29熱度:0次
紫蓬山,一如巍巍大別山拋出的一個多情的繡球,飛落在合肥西南25公里處肥西縣農(nóng)興鎮(zhèn)。多情的繡球主峰海拔188.7米,號稱“廬陽第一名山”。去年9月,紫蓬山繼戴上森林公園桂冠之后,又與大蜀山一起被批準為安徽省地質(zhì)公園。
這是一部關(guān)于地球侏羅紀時期沉積的故事書。撩開郁郁蔥蔥的綠衣,我們便就看見紫蓬山億年滄桑沉積的記憶。有一組層型剖面,一如打開的冊頁,那灰白、灰黃色砂礫巖的粒粒文字,彰顯著華北板塊基底運動的滄桑。有一組層型剖面,醒目著一面沉積的旗幟,“旗面”上有紫紅色砂巖,有灰白色礫巖,有泛綠的泥質(zhì)砂巖,還有泛黑的碎屑巖,如一首一首的詩歌,緊密著侏羅紀沉積的大聯(lián)唱。這面“旗幟”,是專家學者進行侏羅紀猜想的公園——這里有沒有恐龍?恐龍又是怎樣滅絕的?
遙想億年,合肥的沉積,是陸相物、淺湖物、河流物的沉積。一千年又一千年,那河流的沖擊、搬運、沉淀;一千年又一千年,那碎屑物的飄落、堆積、固結(jié)。云托地起,風吹地散,讓千萬年時光積淀成厚重無比的等待,讓千萬年風雨堆壘出驚世駭俗的期望。
合肥斷陷了。這是侏羅紀中生代的第二個紀,古代的地殼在劇烈地運動,是因漂移的板塊在拉張、碰撞、擠壓、斷陷、隆起。地表分合,凹凸有致。合肥位于南北揚子、華北板塊之間,東緣郯廬深大斷裂帶,西接秦嶺、大別造山帶。斷裂過來了,東南西北穿越深入。合肥沉陷了,千萬年時光的積淀,千萬年風雨的堆壘,都遙遙沒入地下深處。
合肥開始隆起。白堊紀(0.65億年)之后,秦嶺、大別造山運動緊鑼密鼓。地處六安凸起帶上的紫蓬山一線,地殼不斷抬升,埋沒地下的侏羅系碎屑巖地層隆起了,一如小荷尖尖出水來。那漸漸露出地表的積淀和堆壘,加過溫的必然俊秀;加過壓的必然成巖。但是,這還不夠。抬升,必然要抖落身體,于是構(gòu)造作用來了,刪繁就簡著巖層。隆起,必定要奇峰秀坡,于是風剝雨蝕作用來了,去軟存硬著山骨。這是地質(zhì)差異風化。陡峭的崖壁必定是骨頭硬的長石石英砂巖,平緩的洼谷坡地必定是軟弱的泥質(zhì)砂巖。于是峰出現(xiàn)了,谷幽深了,神仙住的洞也有了。峰峰谷谷,沉沉浮浮,一座風骨別致的紫蓬山橫空出世,東西向臥在合肥盆地的西南緣。
造物主的神奇,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在紫蓬山的峰峰谷谷中。那是神仙洞,“人”字洞口開在山邊,不就是一個“仙”字么?有人便仙,鮮出神奇。神仙洞是由兩組張性裂隙切割交叉“搭棚”而成。還有西廬寺東南側(cè)的仙人洞,怪石如狗似牛,教人遐想是神仙的牧放。仙人洞依然是構(gòu)造、風化、沖蝕作用共同的結(jié)果,是江淮大地不可多得的巖石洞穴景觀。有古詩道:怪石嶙峋聳綠崖,天生石洞住仙家;薔薇爛漫風吹落,洞口蒙蒙看雨花。
一石知山。你隨意俯拾一塊砂巖,你可能就驚奇地發(fā)現(xiàn),那巖面上布滿了神奇的紋理,這詩意的紋理是怎樣產(chǎn)生的?這是構(gòu)造的概念,在一塊石頭上生動地詮釋著。這是斷裂,這是裂隙,這是擦痕,這是平行層理,這是垂直節(jié)理,這是柱狀節(jié)理......這都是構(gòu)造、風化、沖蝕作用的結(jié)果。山青洞奇,千種嬌媚;石美豐韻,萬般風情。那散落在山林中的大塊石頭,奇形怪狀,千姿百態(tài),它們都是大自然手握風刀、揮舞雨劍雕刻的結(jié)果,是地球重力吸引崩塌滾落的結(jié)果??茨鞘螅唤M紫紅色砂巖自然散落坡上,其上一巨石好似一頭活生生的大象。再看那蟾龜石,兩塊砂巖一前一后,前石酷似一只烏龜爬行;后石形如蟾蜍昂首。
現(xiàn)在,我在暗綠的草地上靜坐,用綠的手指觸摸紫蓬山的臉龐。那湖河塘泉山峰,都在綠的水影里俏麗沉靜。紫蓬山,幾經(jīng)滄桑夢想不改的山,幾度沉浮淡定從容的山。紫蓬山,我感知你積淀萬物的陽光,我感知你風化砂巖的綠色。讓遙遠,不再遙遠;讓親近,更加親近。(1520字)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