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下美麗的愛的種子
來源:作者:吳佳時間:2012-06-04熱度:0次
清明那天,我當上了幸福的菜農(nóng)。在自家的陽臺上,開辟了一個菜園子。肥肥的沃土,是我和先生開著小車從郊外一鐵鍬一鐵鍬挖回來的,并由先生一袋子一袋子扛上樓的。在攪合了雞糞的土地里,我們分別撒下了草莓、小西紅柿、地豆角、菠菜、小白菜、韭菜等的種子。眼下,一個一個又嫩又綠的菜丫丫已經(jīng)破土而出,長勢喜人呢。
花事已濃春恰好。在這播種季節(jié),撒什么種子,決定了秋日將會收獲什么樣的果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瓜豆道理人人皆懂。
想說的是,教育呢,該為孩子們的心田播撒什么種子?
之所以說到這個話題,是因為,今天下午讀到了人大代表南開大學校長龔克先生談起現(xiàn)代大學素質(zhì)教育時,他神情高漲激昂說到的一句話,他說:“如果一個學生,所有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拿到一個文憑,拿到文憑的目的是想混口飯吃。那有什么用?知識可以傳授,一個全面發(fā)展的素質(zhì)是傳授不了的。如果他向吝嗇、自私、損人利己的方向發(fā)展,就是因為你為他創(chuàng)造了這樣的環(huán)境。怨不得他!”龔克校長反復說了幾遍“怪不得孩子”。
是怪不得孩子啊。
要怪只能怪大環(huán)境和小環(huán)境,怪教育工作者和家長,究竟給孩子們的心田上播下的是什么樣的種子?不能不說,當今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經(jīng)到了緣木求魚本末倒置的地步。不教孩子如何做人,只抓有個好分數(shù);不教孩子如何孝敬爸媽,只是爸媽一股腦的為孩子無原則付出……你給孩子們種下的本來就是拿文憑混飯吃以及吝嗇、自私、損人利己的種子,能指望收獲到真正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等素質(zhì)的學生么?
春天的種子,無論善種惡種,在春風中都會無限傳遞。
我陽臺的菜園子,我明白將會有什么收獲——綠色蔬菜,最重要的是,還有滿足和歡喜。
讓教育,回歸它的本來面目吧。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次第無論如何不能搞顛倒了。傳道——給孩子心田種下美麗的愛的種子,絕對是第一位的。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