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VA无码中文字幕电影,粉嫩AV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王玥,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遙想童年看電影

來源:作者:趙炳時間:2012-04-18熱度:0

夜深深,月朦朧。在山村打谷場或村頭相對寬闊的地方,豎立兩根粗大木桿,將雪白的屏幕高高掛起,擺張木桌放上放映機,在木桿上裝上音箱,就構(gòu)成一個簡易的露天劇場。隨著放映機鏡頭閃動,圍得水泄不通的人們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屏幕看得如癡如醉。童年看電影的場面雖時隔多年,猶如陳年老酒,久而彌醇,令我回味無窮。

  童年時代,手電筒和小喇叭是多數(shù)村民僅有的電器,能買起收音機就是家庭條件相對富裕的了。白天下地辛苦耕種,夜晚閑聊數(shù)星星看月亮聽蛐蛐叫是村民生活的全部。雖然生活不富裕,但誰家遇到娶媳婦生小孩等喜事,免不了放場電影同別人分享一下快樂,因此村里或鄰村每隔月兒四十都要放場電影。放電影是很盛大的事情,村里管事的干部會通過小喇叭通知村民帶上坐具前去觀看。孩子們聽了歡呼雀躍,女人聽了提前做好晚飯,在農(nóng)田干活的莊稼漢聞訊也早早收工,稍息片刻準備看電影了。在早早吃完晚飯之后,人們就拿著條凳板凳椅子等坐具一溜風似地前去搶占有利位置了。鄰村的人聽說后也趕來了,三五成群絡(luò)繹不絕。前面的人是坐著的,中間是站著的,后面是站在板凳上的,有的甚至坐在樹杈上墻頭上。整個場面熱鬧非凡,有小孩啼哭的,有大人叫的,有嘁嘁喳喳說笑的,有問長問短的……連誰家的狗兒都興奮不已,搖著尾巴在人群外跑來跑去,不時對天狂叫幾聲。

  在焦急的等待中,放映員調(diào)試好機器,安好拷貝,關(guān)上照明燈泡,電影正式開播。剛才還人聲鼎沸的場面頓時鴉雀無聲,人們都沉侵在電影的故事情節(jié)中,享受著難得的視覺盛宴。那時放電影最怕沒電,一等就是很長時間,但人們很有耐心,因為回到家也無事可做,讓人渴盼不已。另外就是倒片,幾個關(guān)系好的放映員為少付拷貝租金,相互之間進行倒片,若倒的片不能及時到達,放映員會加播一部別的電影或重播上一部電影,讓人心煩不已。放映時也會遇到下雨,附近的人會拿來草帽雨淋帽雨衣傘等雨具,頂風冒雨著迷地看著,風聲雨聲雨打傘布聲同劇中槍炮聲人物對白聲混雜在一起,那場面令人驚嘆不已。

  那時播放的電影多是抗日抗蔣抗美援朝及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題材的戰(zhàn)斗片,像《狼牙山五壯士》、《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四渡赤水》、《大渡河》、《英雄兒女》、《上甘嶺》、《高山下的花環(huán)》等;有諜戰(zhàn)片,像《永不消逝的電波》、《冰山上的來客》;有兒童片,像《大鬧天空》、《雞毛信》;還有戲曲片,像《李天寶吊孝》、《卷席筒》;再后來是武打片,像《少林寺》、《武林志》、《南北少林》等……童年時代,最具獻身精神的電影是《董存瑞》,在危難關(guān)頭,董存瑞挺身而出高舉炸藥包炸掉敵人的暗堡,用粉身碎骨為部隊開辟前進道路;最令人解恨的電影是《地雷戰(zhàn)》,武工隊利用聰明才智制造的地雷炸得日本鬼子血肉橫飛找不到北;最具懸念的電影是《狼牙山五壯士》,我多年一直一直在腦海中盤旋著那五位彈盡糧絕舍身跳崖的五位好漢究竟犧牲沒有,后來欣慰的知道有兩位戰(zhàn)士竟奇跡般存活下來;最催人淚下的電影是《世上只有媽媽好》,劇中小男主人公幾聲“媽媽”揪人心脾的哭喊聲引起觀眾哭聲一片淚滿手巾;最令人熱血沸騰的電影是《少林寺》,那是當時播放的第一部武打片,寬屏幕彩色的,不僅在視覺上令人耳目一新,而且里面的打斗場面讓人緊張得喘不過氣來,以至于我晚上睡覺時還沉侵在故事情節(jié)中,一腳將同床的哥哥踢下了床。在此之后,中國大地掀起一股習(xí)武熱,小孩子在一起玩耍也會呼哈著拳來腳往比劃一番;最令人驚怵的電影是《畫皮》,女鬼在房中扯下面皮,露出猙獰面目照鏡的場面令人心驚膽顫,以至于我多日不敢獨自進屋睡覺或外出獨處,總以為身邊有個可怕的鬼;最令人浮想翩翩的電影是《大鬧天空》,心想自己能像悟空那樣七十二變,一個筋頭云翻十萬八千里該多好……

  電影演罷,人們帶著坐具退場四散,披著星光,乘著夜風,聽著蛙鳴,伴著螢火蟲的螢光一臉滿足地朝家中趕去,談?wù)撝?,爭?zhí)著,打鬧著,追逐嬉戲著,驚動青蛙“撲通通”跳進水里,驚得夜蟬尖叫聲聲。回到家顧不得洗刷,在黑暗的房屋里,躺在床上打著震天的呼嚕,嘴角抿著笑,度過一個幸福難忘的夜晚。

  電影里漫天的炮火硝煙,嘹亮激昂的沖鋒號聲,舍生取義的英雄大無畏形象,給人心靈的沖擊力是巨大的,人們對軍人對英雄充滿無比的崇拜和敬畏。那時村民參軍是很踴躍的,誰家門框上掛個光榮軍屬的牌子是很榮光的事情,女孩子更愿意嫁一個當兵的人。小孩子也纏著大人做身綠上衣,買個綠色仿軍帽,腰里扎上皮帶,別個木制手槍,一副威風凜凜的樣子。在游戲時,扮演八路軍的小男孩被扮演敵人的小孩用木槍瞄準后“啪啪啪”連中幾槍,搖著身子緩緩倒在地上,還不忘大喊幾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勝利是屬于我們的!”、“為了新中國,同志們沖??!”……讓人忍俊不禁,英雄的形象已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深處扎根發(fā)芽。

  上中學(xué)之后,我離開了山村,也告別了露天電影。在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達的今天,我看過《大決戰(zhàn)》、《屠城血證》,也看過《復(fù)仇的火焰》、《大篷車》,還看過《拯救大兵瑞恩》、《泰坦尼克號》等國內(nèi)外大片,更對《亮劍》、《雪豹》等電視劇百看不厭,每每此時我都會想起童年露天看電影的情形,它如黑暗中的燈泡,饑餓中的面包給人溫暖令人渴望。在多少個夜晚,聽著窗外雨打芭蕉聲,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王成等英雄形象甜甜地進入我的夢鄉(xiāng)。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