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為嵩,草高為蒿。山高有千仞,蒿高僅尺余。然,嵩高蒿微 否?
山高之嵩者,有嵩山、有嵩縣。
嵩山者:東西橫臥,雄峙中原。宮觀林立,峻峰奇異。三教匯聚,天地之中。少林寺,開禪宗祖庭;中岳廟,化道教圣地。一文一武、一佛一道,尊崇威嚴。然,嵩山之高起于元古造山、中岳運動,乃成今日之高。
嵩縣者:脈起嵩山,地鄰三市。域跨三域,水潤三江。上古伊國,夏為伊闕,商名空桑,周曰陸渾。大禹三過,伊尹三聘。莊王問鼎,戎狄建渾。子房反秦,日進斗金。二程講理,學達性天。白云悠悠,白云山;古木郁郁,木札嶺;天池潺潺,天池山;湖光粼粼,陸渾湖。一古一今,一山一水,鐘靈毓秀。然,嵩州之盛,源于千載勤懇、百年傳承,乃成今日之美。
草高之蒿者,有青蒿,有白蒿。青蒿者:春生苗葉,秋后結籽,色青根白,性寒微辛。炙而入藥,可清熱驅毒,可除瘧袪熱。黃蒿者:葉細如絲,花黃似菊,早采為茵陳,晚摘為黃蒿,可舒肝去膽,清肝明目。然,蒿者雖微,于沙于水,于山于林,千百年郁郁蔥蔥,生生不息。
山高之嵩,或名山,或重鎮(zhèn);草高之蒿,或茶飲,或藥疾。而山之高者,在于其不可窺見之日日升;城之美者,在于其不可蠡測之息息動;蒿之盛者在于其不可察見之萌萌生。嵩于蒿者,雖如云聳天,卻或崩或陷,或盛或衰,雖高未久。蒿于嵩者,雖如介介之草,卻或枯或榮、或敗或開,雖微仍遠。故,高者未必賢,下者未必愚,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上一篇: 青春建功新時代 志愿服務我先行
下一篇: 兩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