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至美水之德(讀老之二)
來源:作者:王琳寶時間:2014-02-14熱度:0次
大千世界,萬事萬物,老子唯獨鐘情于水,視其為至美。五千言中,柔水奔流,清波蕩漾,智慧閃爍。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在老子眼里,水集眾美于一身,它澤被人類,滋潤萬物,甘居下處,與世無爭。在俗人角力、萬物爭榮、群山比高之時,獨有謙卑之水,懷素抱樸,默向低流。
水有三態(tài),其性一也。君不見,天公降雪高山,久而積成冰川,一俟融化,照樣舍高就低,涓涓而下,集流為溪,匯成江海。君不見,驕陽將水蒸騰為汽,裊裊飄升為云,幾番天馬行空,復(fù)又變身雨雪,回歸大地,開始生命的又一輪回。
“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后,而常德眾之先?!蓖醴蛑壬晕逍兄f,妙解水之大德,寥寥數(shù)語,極盡水之特性:以不爭爭、以無私私。
上善之水,無分巨細。滴水之性,洪波亦然?!敖V阅転榘俟韧跽?,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崩献佑闷揭字Z,娓娓道來,其中別有深意:大海之懷,可納百川。
君子之腹,能容天地!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上蒼就是這樣公允無私,賦予弱水以神奇之力。水愈是甘居于下,便愈能聚勢蓄能,以至謙之德,成就至大之量,從而汪洋恣肆,衍生萬物,負船載舟。
謙卑者處下,處下者不卑。誠如老子所言:“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nbsp;滴水雖不足道,然矢志不渝,經(jīng)年累月,至柔之剛,可穿頑石。當其時,至善之功成也。
天下至美,惟有水德。近讀《荀子·宥坐》“子貢問水”章,始覺水之大美不勝收也。今且照錄于下,與同道共享之。
“孔子觀于東流之水。子貢問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洮洮乎不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yīng)佚若聲響,其赴而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潔,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
荀子文中,孔門師徒,一問一答,看似言水,實則說人。讓人于滄海橫流處,體味浩浩水德之美,盡覽謙謙君子之懷。
重讀經(jīng)典,再悟箴言,如飲濃酒釅茶,驀然苦中回甘?;杏X時空回轉(zhuǎn),似與古人神交。醍醐灌頂之際,心中豁然開朗。這正是---
開卷每悔研讀遲,經(jīng)典遠勝黃金值。
會當春風(fēng)拂面日,更待清水濯塵時。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