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吃苦有好處
來源:作者:鄉(xiāng)樂土時間:2014-01-17熱度:0次
從人性上講,人都是愿意享受不愿意吃苦的。如若天上真能掉下餡餅的話,許多人絕對是要以不勞而獲為至高追求的。
但天上不會掉餡餅,餡餅得由人種出莊稼磨成粉了去一張一張烙。這就存在一個吃苦的問題。多吃苦多創(chuàng)造,少吃苦少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得多了多得利,創(chuàng)造得少了少受益,這便又引出一個按勞分配的問題。按勞分配是人類分配財富的基本原則,是人性的、公平的、科學的,人類生活莫不受此制約,但凡破壞了這個原則,民眾莫不怨氣,國家莫不動蕩,甚至傾覆。
中國共產黨深知按勞分配原則的合理性,也知道封建王朝和國民黨的教訓,因而在制定施政方針上莫不圍繞按勞分配原則去追求方方面面的公平與公正,甚至把天平向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傾斜。從政治上看,這實在是高明的作法——人多力量大嘛?!肮伯a”二字已經體現(xiàn)了與天下人共財產的意圖,而《黨章》對黨組織和黨員的要求里,則更體現(xiàn)了向群眾的傾斜——全是對執(zhí)政者的嚴格要求,欲將執(zhí)政者打造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群體,打造成人民的公仆。這不對自己太苛刻了嗎?是的,這便是共產黨的智慧,也是共產黨的高尚。這就是黨性,這種黨性是超越了人性而又高于人性的。
不欺壓百姓,俯下身子將群眾作為服務的對象,還要像仆人那樣服務,如此將群眾看得很起的態(tài)度,是封建王朝不曾有過的,群眾能不擁護和追隨嗎?而這個態(tài)度體現(xiàn)在做事上,隱含著一個淺顯的道理,即共產黨員和干部要多吃苦少享受。在戰(zhàn)場上要做旗手的角色,沖鋒在前;在工作中要做腳夫的角色,挑難擔重;在生活中要做僧人的角色,戒行限欲……。有人說,共產黨人不是苦行僧。這是一句報怨,但卻較準確地領會了黨性的要害——至少也是行僧罷。僧人是要普世濟世的,共產黨是要為人民群眾謀幸福的。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共產黨員及黨的干部與普通群眾的基本區(qū)別,是黨的先進性的內在表現(xiàn)。有人不以為然,憑什么呀?什么也不憑,黨就是這么個性質,你不服就不要加入到這個組織來。你既然加入進來,就要按黨的主張辦事,就要對自己苛刻點,就要做好吃苦受累的準備,就要以此為光榮、為驕傲、為追求。但有些同志就是做不到,不是一開始就稀里糊涂,抱著某種個人目的混進黨內來,就是后來變了質,嘴變饞了身變懶了,做出許多不得人心的事情來,致使黨性喪失,人性顯著,甚至獸性大發(fā),叫群眾唾罵。
現(xiàn)在黨內存在的享樂主義、奢侈浪費之風,雖然與是否肯吃苦沒有直接關系,但都在一個根由上。肯吃苦的人,必然不是好逸惡勞的人。肯吃苦的干部,黨性即便不強,人性總是會有保證的。因此上,我們的干部要克服享樂和奢靡的風氣,首先要學會吃苦。多流點汗水,多吃點苦頭,就會知道財物是來之不易的,就不會輕易去奢侈浪費,就容易克服享樂主義。
一個干部如果肯吃苦干事,百姓就不會把其看著只會指手畫腳,也就不易犯官僚主義的錯誤,對干部形象有好處。肯吃苦也易于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早起就不會遲到,早睡可避免夜生活的誘惑,不時下下基層,走走路爬爬山,活動活動筋骨,對身體必然有好處。若還能動手做家務,能跑前跑后料理家事尤其父母的事,父母舒暢、夫妻默契、子女愛戴,對家庭和睦有好處。平日肯學習肯鉆研,對增長知識提高自身能力有好處……總之,會吃苦并不吃虧,可以帶來許多好處。
人都喜歡勤快人,單位更需要吃苦耐勞的人,一個政黨、一個國家離不開能吃苦的黨員和干部。我始終唾棄妓女,我堅決地認為妓女就是好逸惡勞的人,就是用廉恥換取生活物資的人,全社會都應當譴責而不是改稱“小姐”給其留面子。如果我們的干部不能吃苦,卻享了厚祿,是對按勞分配原則的踐踏,若采取不正當?shù)氖值角軄淼氖侄潍@取財物,就更與妓女沒有什么區(qū)別。
學會吃苦,對干部非常重要。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