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VA无码中文字幕电影,粉嫩AV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王玥,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齊魯風20131017

來源:作者:齊魯風時間:2013-12-30熱度:0

  齊魯風20131014  齊魯風20131021
齊魯風20131017  2013-10-16 18:17:20|  分類: 齊魯風2013見報稿 |  標簽: |字號大

小 訂閱 
 
 

 
 


 


 

 

刊頭照——濟南章丘百脈泉 易安樓   高山/攝
刊頭題字——郭振峰(萊陽宋琬畫店)


1——和蘇東坡做朋友
——讀《蘇東坡傳》有感
作者——王大學

  穿越九百年,泡一壺好茶,和先生坐下來聊聊?;蛘吒玫模瑐湟粔睾镁?,與先生暢飲一番,再在月光下散步漫談。除了時光的距離,我想先生是不會拒絕的,他曾對弟弟子由說過:“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我想,即便我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讀書人或者只是一介匹夫,先生也會欣然應允的,況且我深深地被他折服、為他傾倒,是他的鐵桿粉絲。如果不能穿越九百年,那就讓我再認認真真讀一遍《蘇東坡傳》,通過林語堂先生力透紙背的文字去觸摸他的一生,至少在心里,我要和蘇東坡做朋友。
  大文豪、大書法家、大詩人,這是我們在小學課本里就了解到的。那些千古名句出自他的筆下,那么美,那么遒健,那么質(zhì)樸,“那么字字自真純的心肺間流出”,經(jīng)歷了千年時光仍能直接穿透人們的心扉。二十歲就成為全國一流的學者,四十幾歲又做了皇帝的秘書、老師,才氣縱橫一生,竟無低谷。有同為“唐宋八大家”的父親和弟弟,有最親密的人做知音,特別是與弟弟子由,他們兄弟之間友愛、慰藉、扶助、思念,還有彼此間那種深深的理解和欣賞,“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份手足、知音之情,詩人畢生歌詠。他是多么幸福的文豪、書法家和詩人啊。
  可我更為之傾倒的是他的人品。一千年以來,歷朝歷代,這么多人傳頌他,是因為他的才氣,但這么多人熱愛他,可能更是因為他的人品了。我只是熱愛他的人中最普通的一個,但我心中也有我認識的蘇東坡:守正,出奇。
  很多人說蘇東坡一生都在政治黨爭的漩渦中起伏,我倒覺得,他和對手王安石都是堅持理想的“頑拗之人”,并未摻雜個人恩怨在其中,政見不同而已。但相比之下,蘇東坡一生固守的,不像是政見,而是對人民的一腔摯熱感情。他反對王安石,皆是由于新政帶給人民的痛苦和壓力。他對新政的實施后果做了細致入微的入戶調(diào)研,他用他生動的筆墨為窮苦的人吶喊,他千方百計救濟饑饉,他寫上神宗皇帝萬言書,哪怕屢遭貶謫甚至受到逮捕,他仍是抗言直論,不稍隱諱。林語堂評價他“猶如政壇風暴中之海燕,是庸妄的官僚的仇敵,是保民抗暴的勇士”。如此這般的理想和抱負,如此這般的真篤誠懇甚至不計后果,如此這般的政途幾起幾伏,造就的應該是一個嚴謹、刻板、沉重的他,但了解的人都知道,雖一直卷在政治漩渦之中,他卻“光風霽月,高高超越于茍茍營營的政治勾當之上。”因為他心中的從不是自己,是人民,是人民安平穩(wěn)足的生活,在這方面,他真的是固執(zhí)守正的。
  好奇深思,多才多藝,你不能想象他如何能跨那么多領域施展他的才華。就說在杭州吧,在古人講“知天命”的年紀里,作為杭州太守,這位大學者竟然一年半沒有打開過書,而是奮戰(zhàn)在浩大的工程中:他疏通河道,建設了水閘,設計并實現(xiàn)了一套解決海水將淤泥帶入運河的長久之道;他為杭州居民建設了一套清潔供水系統(tǒng),家家都能喝上西湖的淡水;他建設了中國最早的公立醫(yī)院“安樂坊”,傳播推廣有效藥方,此醫(yī)院在蘇東坡離開杭州后仍照常為患者診治;在完成全城的輸水管和六個水庫的工程后,他開始治理西湖,清除水草,堆建長堤,完成了蘇堤、三潭印月等西湖景致的建設,甚至實施了一套家庭承包養(yǎng)護西湖的經(jīng)濟政策……他還計劃擴展江蘇的運河系統(tǒng),改造錢塘江入杭州灣的江口……你能不說他奇思多才么?如果不只看在杭州,他還在徐州防堵洪水,建設黃樓,救了全城百姓;能防患未然,儲糧濟民,調(diào)節(jié)經(jīng)濟;能整頓軍紀,操練兵戎;還會種橘養(yǎng)竹,會釀桂花酒,研習心性,修煉瑜伽術……你能說他不知識廣博么?他既能鄭重莊嚴,又能順遂天性,熱誠友善,享受宴飲,享受美食,天真純樸,自然流露,這個太守,全無半點架子,脫下袍子和小褂,赤背在躺椅上睡覺,享受竹林的午后陽光……你能說他不熱愛生活么?林語堂先生評價蘇東坡的人品:“具有一個多才多藝的天才的深厚、廣博、詼諧,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爛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穌所說,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鴿子的溫柔敦厚?!笔前?,他是如此多面,又如此透明。守正與出奇,在蘇東坡,真是個完美的結(jié)合。
  但最最讓我迷戀、不能自拔的是他的胸懷。他是真正的樂天達人。他的一生跌宕坎坷,但他的一生也載歌載舞,深得其樂。當憂患來臨,他的一笑置之真的是有種魔力,這種魔力穿越千年,告訴我什么是美好的人生。
  有家有愛有朋友??春枚喙糯t臣為了力諫,動不動就賭上全家九族的性命,覺得甚為草率,何以如此輕視家庭?但看蘇東坡,他的一生輾轉(zhuǎn)大江南北,有過輝煌也有過困頓,算得上顛沛,但不能說流離。因為無論是在家鄉(xiāng)、在都城還是在流放的邊陲,都有家人的愛和陪伴。無論順境中、逆境中,或在友人協(xié)助下置一小園,或親自動手搭建茅廬,雖然每次都會幾乎花光所有積蓄,但他重視和享受著“家”的溫暖。孩子們一一長大,成家立業(yè),蘇公無一不關心關注。甚至弟弟的孩子們,他都熱心地張羅婚配。即便是貶謫,在嶺南,有知己朝云相伴;在海南,次子過也一直陪在他的身邊,成為他時刻不離的伴侶。在密州時,想起不能見面的弟弟,他寫出了公認最好的中秋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婢娟?!?br>  他更富有的是朋友。談笑有鴻儒,往來有白丁。林語堂先生講他富有“民主”精神,他與帝王、詩人、公卿來往,與隱士、藥師、酒館主人、不識字的農(nóng)婦也是朋友。他的至交是詩僧、無名道士、還有比他更貧窮的 這些人帶給他不同層面精神的滿足,這種精神的滿足帶給他相同的純凈的快樂。
  他恨事不恨人。這不僅僅是一種寬容,而是一種超然。他畢生都在反對的王安石新政,甚至為此被捕下獄,但當王安石已是疲憊頹唐的老人之時,蘇東坡仍去看他,與他下棋,探討詩與佛學。將他在年邁之時貶謫到嶺南繼而又放逐海南的章惇后來也被放逐雷州,蘇東坡在遇赦北歸的路上還寫信安慰和問候……此等胸襟,不是他原諒了他們,而是他沒有恨過。他將憂患一笑置之,他像清風無所畏懼,所以他過的快樂,是真正的神仙。
  他享受每一個當下。林語堂先生將《蘇東坡傳》分為童年與青年、壯年、老練和流放歲月四卷。在看到第四卷之前,我有兩天沒敢往下看,我以為會充滿灰色的筆調(diào)和憂郁的心境。但我讀后,竟沒有找到一絲灰色,充滿了明媚陽光的明亮、甜美桂花酒的香氣和爽朗的笑聲。我看不到以第一個犧牲者的身份橫越中國南部巍峨雄偉的山脈,跋涉一千五百里從中國北部到南部的老人的一聲嘆息,我看到的是他的驚嘆和欣喜。即便連續(xù)四道貶謫的命令接踵而來,即便在海南島“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他仍在享受生活。他充分觀賞著貶謫之路上沿途穿越的美麗鄉(xiāng)野、高山深谷,看動人心神的急流高山,游歷關隘名寺,驚奇于南國的橘林和香蕉園。蘇武在漠北放羊是那樣凄涼,蘇東坡千里流放卻寫出了“嶺南萬戶皆春色”的詩句。與來訪的老友論詩,與農(nóng)婦學習釀酒,甚至發(fā)明了美食烤羊脊!連迫害他的章惇都認為他怎么過得那么好?!章惇不懂,蘇東坡是曠世奇才樂天派,在他的人生觀里,生命是不朽的,美好的,他盡情享受這人生。人生的每一剎那,只要連綿不斷,也就美好可喜了。所以我愛蘇東坡,折服于他的純粹,陪他享受歡喜。
   不管能不能穿越九百年,我要和蘇東坡做朋友。
   (國家土地督察濟南局)

 



2——客過云門心自通
作者——王曉紅

  早就聽說云門山不同于別的山:山雖不高,卻有千仞之勢;山內(nèi)云霧繚繞,猶如仙境;山頂上有石洞南北相通,如明鏡高懸,如云門在天;山崖鐫有中國古代最大的摩崖題刻“壽”字,“壽比南山”即源于此。
  如此神往之山,令人拜讀。
  在一個雨后初歇的春日,天剛放亮我就爬上了山口。正要繼續(xù)往上爬時,抬眼一看,“云門”正往外涌霧,一浪接著一浪,就像神話中的噴霧大仙用了法術,一會功夫整個山谷被大霧籠罩,神秘莫測。感嘆中,天沒了,山空了,人輕了,思想縹緲了。我擔心迷路,只好坐在石頭上等霧散去。這時,一位下山的老鄉(xiāng)對我講:“這么大的霧難得一見,讓你趕上了,看樣子一時半會兒是退不去了,其實這山看的太清亮了也就沒多大意思了,跟著我一塊下山吧。”
  我只好往回走。但心里并無多大遺憾。沒看清山,路被霧迷,霧里看山,悟出的是形影之處,離合之中,有無之道。許多事物若是看的太透、太真、太重,也真的就沒有什么意思了??涩F(xiàn)在的人大多覺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負。這就讓人很是納悶,為什么社會在不斷進步,而人的負荷卻更重,精神越發(fā)空虛,思想異常浮躁。我想,無非就是這些:一小半是源于生存,一小半是源于情緣,一小半是源于攀比,一小半是源于欲望,加上金錢的誘惑、權(quán)力的紛爭,怎么能不讓人殫心竭慮,失意失志。
  其實,人生匆匆過客。太陽系繞銀河系一周要3億年,人與時空相比,誰能說不是轉(zhuǎn)瞬即逝,彈指一揮間!什么情緣,金錢,名利,真的都是過眼云煙。因此,何必計較的太多,因為人的欲望是永遠也填不滿的溝壑。記得小時候就會背這樣的打油詩:人生在世全為吃,有了吃后恨缺衣,綾羅綢緞置幾匹,胯下又少駿馬騎,置下騾子買下馬,又缺鞍前馬后的,使喚丫頭買幾個,回頭又嫌房屋低,修下高樓和大廈,房中又少美貌妻,說上三房并五妾,有錢又怕官家欺,七品官爵做知縣,總嫌縣衙屋檐低,當朝宰相權(quán)勢大,哪如登基做皇帝。結(jié)果把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都變成了欲望的工具,把一個個本該自由自在的人都變成了物欲、官欲、名欲、情欲的努力,哪里還有時間享受幸福和快樂。
  冷暖自知不逐流,貧富貴濺莫紛爭。無論什么社會都是有等級的,等級的社會就會有很多事不公平,別抱怨,別紛爭,因為爭來爭去會把自己掉進一個深淵。如果真的要爭,就多和自己競爭,做自己的主人,做自己的上帝,沒有必要和別人爭,更沒必要和天爭。再就是,人千萬別攀比。如果執(zhí)意要比,你就想:穿皮鞋的不一定比穿布鞋的舒服;發(fā)財?shù)牟灰欢ū葤旯べY的痛快;當領導的不一定比當百姓的自由;喝酒的不一定比喝茶的舒心……人有點阿Q精神不一定是壞事。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心境平和、淡泊自然;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在物欲橫流的社會里,學會化復雜為簡單,做到入而能出,往而能返。
  密云不雨終有雨,月亮不圓終能盈。只要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中不愧人,就應快樂地生活,是你的總會到來!
  (濰坊市國土資源局奎文分局)

3——想起姥爺
作者——李健

  姥姥爺是一個與世無爭的人,和藹安詳,恬靜寧和。一輩子平平淡淡,波瀾無興。
  有一個關于姥爺?shù)那榫耙恢痹谀X海中清晰地呈現(xiàn)。兒時,姥爺來我們家,坐在堂屋方桌的正坐上,一臉的安詳,旁邊的方桌擺著一只白瓷酒壺與一只白瓷小酒盅,最重要的是還有一碗騰騰冒著熱氣,散發(fā)出誘人香氣的蔥花炒雞蛋,這對幼時的我和哥哥來說是致命的誘惑。這時,我們總是圍繞在姥爺和方桌的附近,踮起腳眼睛不時的偷偷瞄著桌上的那碗炒雞蛋,甚至觀察著姥爺每次端起小酒盅抿一口后,拿起筷子在碗中夾得雞蛋塊的大小,值得我和哥哥慶幸的是,姥爺每次都夾一小塊放在嘴中,慢慢的咀嚼。這時姥爺總會瞇著眼睛一臉慈愛地笑著,向我們擺手,招呼我們過去,給我和哥哥一人夾一大口炒雞蛋,母親也總是在這時察覺到了什么,從旁邊走過來說:“給姥爺炒得雞蛋,你們還搶著吃,去,上院子里玩去?!庇谑牵液透绺缱炖锍灾措u蛋,心滿意足地跑了出去??墒?,美味品嘗的很短暫,一轉(zhuǎn)眼嘴里就只剩下炒雞蛋那香美的余味了,不一會兒,我和哥哥看到母親沒在屋里,就又從外面轉(zhuǎn)到了姥爺?shù)纳磉?,期待著下一口美味的賞給,如償所愿,姥爺好像早就準備好一樣,又給我們一人夾了一大塊雞蛋,塞了滿滿的一大口,恰好母親正從門外進來,我和哥哥慌忙地收起臌脹的腮幫子,閉緊嘴巴,飛快的跑走了。跑到院子里,我和哥哥這次沒有大快朵頤地嚼咽下去,而是從嘴里吐出那一大塊炒雞蛋捧在手心里,慢慢的品嘗。記得,姥爺?shù)哪峭氤措u蛋總會剩下大半碗,最后端到我和哥哥的面前。
  那年,我和哥哥已經(jīng)去鎮(zhèn)上讀小學了。一天,放學后,和同村的小伙伴們走路回家。恰逢鎮(zhèn)上大集,我們要穿過集市,和伙伴們一路說笑蹦跳著走到集口,遠遠的看見前面有一位清瘦的老人,頭上戴著斗笠佝僂著身子推著一輛獨輪車,車上用繩子扣捆著一口大鐵鍋,車把上還系掛著一包用油紙包著的油條。等我們漸漸地走近,我和哥哥幾乎同時喊出“姥爺”……姥爺笑笑,指指那包油條:“咱回家吃,啊!”
  我們一路歡喜雀躍。等到了胡同口,我和哥哥丟下姥爺,都爭先恐后的往家里飛奔而去,一進院門就一起大聲的喊“娘,姥爺來了,姥爺來了”……
  如今,姥爺早已走了。去到了一個沒有喧囂沒有塵埃,真正安然的世界。炒雞蛋和炸油條的味道,卻永遠留在了我的記憶中,揮之不去。
  (惠民縣國土資源局石廟所)

4——出臨淄記
作者——王德亭

  國慶長假的第二天,我和愛人帶小女兒去博山的源泉。我們更看重“去”的過程——讓女兒過把坐綠皮火車的癮。
  到南仇站趕火車,坐7053次客車,到博山源遷站下車,時9:50。
  游開元溶洞。開元溶洞游程1280米,1994年發(fā)現(xiàn),1997年開放。溶洞分8個廳,可我游了一趟,怎么也湊不齊那個數(shù)。難道說這里面也有藏掖?洞里的石筍、石幔皆有可觀處,還有葡萄溝等特色景觀。至于“定海神針”,與南方一些溶洞頗有“撞車”之嫌,這樣缺乏創(chuàng)意的景點命名,奪不了多少眼球。開元溶洞高低起伏,落差大,倒有點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味道了。在南方,我看過桂林的七星巖、銀子巖,游過張家界的黃龍洞。在北方的溶洞中,沂源縣土門鎮(zhèn)溶洞,青州市仰天山溶洞,都各有千秋,開元溶洞或許不比它們遜色,只是門票70元,是不是與掛幾個A的景點攀高低呢?
  游完溶洞,在山下一家沒有名字的飯店就餐。我來博山前,朋友說起來,說到博山去吃魚??梢姡谌藗兊挠螝v中,吃是放在第一位的。博山的魚或有特色?當?shù)昙易屛尹c菜時,我點了一個鱒魚,35元,也不知道跟人討價。魚上來,動了筷子,才聽鄰桌一位中年女人把魚價砍到了20元,不知店家肯不肯依她。
  從這里到青龍山,一條道就能過去。青龍山不能到山頂,上山的路被攔在一個院子里,門票20元。拿出女兒的學生證,問女兒的門票可否優(yōu)惠,他們說個人承包,跟“正式”景點不一樣。院子里一池子一池子的魚,原來這魚人工飼養(yǎng),批量生產(chǎn)。怪不得那婦女跟飯店砍價。登青龍山,一路的古建筑,差不多到了山半腰。建筑看盡,路也就到了盡頭。這能叫古建筑嗎?是前朝所建,還是后人仿建的?看那青磚青山的堆砌,走在長了青苔的磚墁地上,倒頗有讓人暌違的感覺。在山上,倚欄而望,看到山腳一灣綠水繞村而過,那個紅瓦灰磚的村子,就是源泉了。據(jù)山民說,興旺時,村里到了1700多口人,這個規(guī)模,與我老家河崖當年不分伯仲了。
  趕往車站的路上,一條小河一路蜿蜒,陪伴我們。河灘上,一位老人在牧羊。女兒主動湊上去跟他聊放羊的事,她一口一個爺爺叫著,叫得老人心花怒放,很愿意跟女兒搭話。老人姓趙,76歲,臉上有幾個麻坑。他說話和氣,知道我們來自臨淄,他說,這里到臨淄125里路。他指指腳下的河流,這是淄河。淄河到了我們村,繞了半圈,一上一下,頗得首尾相顧之妙。只是我對他說的路程費猜疑,不知是到臨淄城的距離,還是到辛店的遠近。
  老人家住源泉村。他說,山底下的河流,是山上的泉子淌下來的。但愿如此!現(xiàn)在如果還有這樣的河水,阿彌陀佛!
  我們是搭乘別人租的面包車去的開元溶洞。趕往車站,租車去吧,疼錢;下步走吧,又不熟悉道路。我左右為難,來了一位老人。他背著一個黑皮包——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農(nóng)村很時興,背著這樣的包走親戚?,F(xiàn)在還背在身上,就有些古式了!老人姓邢,家住太河,他說是來“要”著吃的,這回也是趕點坐火車。他這個人一見面就像個跑江湖的,給我女兒相面,說我女兒“金龍鼻子鳳凰眼,畢竟后來是高官”,但得少看電視,少上電腦。老人的話,可以聽一半留一半。他至少告訴孩子:好的前途等不來,要靠學習,這一點不違背科學。我沒理由駁老人的面子。他還說,20年后我女兒必定富貴,但不能早婚,得過了25歲再找婆家。不過,他是看不到那一天了。這大概有一半也是實話,因為他已經(jīng)79歲,比牧羊老人還要長三歲。老人對這條路端得熟悉,讓我們少費了很多口舌。我們跟著他,繞過崖畔,走過溝坎,越陌度阡,走過東高,下了西高村,就到了車站。稍事休息,火車就過來了。老人到北牟站下車,回家要過兩條隧道,所以他出門一定帶著手電筒,好照著亮鉆隧道。很遺憾,我們不能陪這個有趣的老人了。
  這次出行,始終有一個人牽掛我們。文友學德的電話幾乎追了我一路。他擔心我多跑了路。在去源泉的火車上,我發(fā)現(xiàn)一個未接電話,是學德打過來的。游完開元溶洞,剛在公園里坐定,學德的電話又來了,指點我去往青龍山的路。這條線,學德熟門熟路,只是他不放假,我約他來的想法只好打消。
  學德是我的文友,二十五六年前我們往區(qū)廣播站投稿。我們志趣相投,差不多是一個頭磕到地上的弟兄。雖然為了養(yǎng)家各奔前程,至今卻依然相得。
  (淄博市國土資源局臨淄分局)

5——味 道
(外一首)
□ 馬本法
  序:生普洱青澀難咽,熟普洱圓滑無味。最喜歡陳年的生普,淡淡的苦,濃濃的香,漸趨沉靜,不失火性,帶著鮮明成長的印記,輝映著成年男人的性格。

   最喜歡
   截一段下午的時光
   揉碎了
   用一杯陳年的生普洱
   靜靜地
   泡出芬芳

   就好象
   打開光陰的盒子
   抓一把往事灑下
   在開水里蒸騰  舒展
   慢慢褪去
   那些青澀的感傷

   琥珀色的茶湯
   中和了流年的味道
   在味蕾上停留
   當歲月泛起回甘
   苦就變成
   深沉的香
紹興半日游有感
  題記:在紹興出差,游沈園、魯訊故居,得知妻子在家生病有感。


  一個人行走在
   越中的街
   一群人的喧鬧
   在身外

   沈園
   修復擴建
   非復舊時亭臺
   八百年的光陰
   無法撫平
   一個憂傷的故事
   陸游和唐婉
   到底誰在抱怨
   靜謐的時空里
   依稀
   仍有一種情愫
   在徘徊

   魯迅中路
   彩色的底版
   沿街鋪開
   試圖翻新
   那個泛黃的年代
   黃昏落日
   高墻深宅
   一聲遠去的嘆息
   我無法直面
   少年魯迅
   沉重的情懷

   且把思緒拉回
   檢點沿街的叫賣
   買一本相冊帶回
   記下你的點滴
   收藏你
   收藏幸福
   收藏現(xiàn)在
   挑一個筆記本送你
   寫上我的諾言
   相信我
   相信愛情
   相信
   未來
  濟南市歷城區(qū)仲宮鎮(zhèn)政府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