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命運抗爭
來源:作者:張強時間:2013-11-01熱度:0次
說起命運來,相信許多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尤其人到中年或老年理解的會更透徹。記得有相術書上說到“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看起來似乎把一個人的命運闡述的很清楚。這里把讀書學習放到了最后,把一個人的自我奮斗放到了次要位置,只要生的好 “八字”好,說命里有,前途無憂啊。
我并不認可上述的觀點,但我更崇尚的還是人要自我奮斗與讀書學習,這才是一個人進步成功的首要條件。
歷史已經(jīng)證明,凡成功者離不開自我奮斗和努力讀書學習,當然這個讀書學習有許多含義,古時的讀書學習并非是目前的在室內(nèi)看書讀報,它包括實際生活中的向群眾實踐學習,包括聯(lián)系群眾。
三國時諸葛亮,可說是在歷史上家喻戶曉的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當時他輔佐劉備建立的蜀國與曹操建立的魏國,還有孫權建立的吳國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達幾十年之久。諸葛亮少年起便努力學習、自我奮斗,最終形成淵博的軍事、文學知識儲備。劉備以“三顧茅廬”的誠意邀請他出山,最后成功輔佐劉備。指揮了許多重大戰(zhàn)役,在歷史上享有盛名。劉備去世后,諸葛亮在輔佐劉禪主政蜀國的一段時期里,他善于學習,重視農(nóng)業(yè),大興水利,有些問題向群眾討教,學習了不少方法,最終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用于解決當時農(nóng)民的吃水、種田問題。當時的蜀國一度出現(xiàn)“政通民和,百廢俱興”局面。
任何一個成功者都離不了自我奮斗與學習,與命運抗爭這一主元素的。
目前剛剛當任為中國殘聯(lián)主席的張海迪就是最好的例子。她出生在國家貧困年代,幼年出生就患上了小兒麻痹癥,由于當時的醫(yī)療條件不好,導致她身體大部分癱瘓。她的命運是那么的差,這可說,命運對她太無情了!她的成長、發(fā)展,前途堪憂。但是她走了出來。她克服了痛苦、戰(zhàn)勝了消沉。她走出了不同尋常的人生之路,她以頑強的毅力在戰(zhàn)勝病魔的基礎上,自學了從小學到大學再到研究生課程,她還將自己的戰(zhàn)勝疾病的故事寫成小說,激勵著年輕一代,成為當時年輕人學習的楷模。她從一個殘疾人到國家殘疾人聯(lián)合會的主席和國家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的履歷昭示著,人的命運靠自我奮斗和學習是能夠改變的。
我并非不承認有好的命和運,當然有個做官的爸爸、媽媽并非不好,可以更好的教育和引導,更好的成長發(fā)展;有億萬家產(chǎn)的祖業(yè)能帶給人的以光榮與榮耀,那樣有更好的物質(zhì)基礎向前發(fā)展,更容易成功。因為那是更高的平臺,在那個基礎上,人的成就就更大。但是如果自我不努力、放棄奮斗,那千萬家產(chǎn)和再高的平臺也會“落花流水東逝去”,最后成為過往云煙。有再好的條件也是“溫室的花草”是經(jīng)不起戶外的風吹雨打的,最終成為“凋謝的玫瑰”。君不見目前社會出現(xiàn)的“我爸是李剛”、“我爸是政協(xié)主席”的主角嗎?
也許與命運抗爭,最后爭不到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業(yè)來,但是人的精神生活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活的有目標、有方向、有勁頭、有意義。人的一生發(fā)出了絢麗多彩的光芒。
所以,提倡不認命,與命運抗爭。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