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該給兒女留什么?
來源:作者:熊志忠時間:2013-09-20熱度:0次
父母該給兒女留什么?
最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清末封疆大吏左宗棠告老還鄉(xiāng)后,在長沙大興土木,為子孫后代建造豪華府第,他擔心工匠偷工減料,就親自拄著拐杖到工地監(jiān)工,這兒摸摸,那兒敲敲。有位老工匠看他如此不放心,就對他說:“大人放心吧。我活了這么一大把年紀,在長沙城里不知造了多少府第,從來沒有倒塌過,不過屋主易人倒是經(jīng)常的事。”左宗棠聽后羞愧不已,嘆息而去。
聽了這個故事,讓我聯(lián)想到當今社會,不知有多少父母都有與左宗棠相似的思想,省吃儉用地給子女積累錢財,為子女購置舒適的住房,子女長大了還得為其找一份既體面又輕松的工作,似乎只有這樣才對得起子女。他們一味地認為如今是商品經(jīng)濟時代,留給孩子一些金錢和物業(yè),讓他們在激烈的競爭中有點原始積累,是好事而非壞事,然而事實卻未必盡然。
近年來,有關“富二代”的負面報道屢見不鮮,諸如“吸毒”、“炫富”、“飆車案”、“調(diào)戲少女”、“打人”等,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反思---父母究竟該給兒女留什么?
2010年有媒體報道過四川成都廣安區(qū)富源公司董事長冉敬芳與子女簽《不繼承財產(chǎn)協(xié)議》這件事,當時引發(fā)過熱議,社會反響巨大。對冉敬芳的行為有很多人表示難以理解,認為冉敬芳這樣對待子女,沒有人情味。而冉敬芳認為她的“絕情”反而是“有情”,簽《不繼承財產(chǎn)協(xié)議》就是希望子女憑自己的能力,去創(chuàng)造自己的生活。她作出這樣的舉動也是基于她的成長經(jīng)歷,因為冉敬芳就是在貧困中一步一步打拼出來的。
一次飯局上,朋友介紹了一位年青人讓我認識,說他是資產(chǎn)上千萬的老板??吹叫』镒尤绱四贻p有為,很是羨慕,當時我還心存疑慮,這么年青就身價千萬,是不是“富二代”?后來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他說能有今天,要感謝父母給他的二“千萬”,一“千萬”是要他千萬走正道,另“一千萬”是要他千萬“努力、拼搏”。他說他靠的就是父母給的這個二“千萬”,才成就了他的今天。
父母究竟該給兒女留下什么?讓我想到了中國的一句古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