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志一狂草的藝術世界
來源:作者:李巖時間:2013-08-21熱度:0次
闞志一狂草的藝術世界
青島人闞志一,系青島市毛澤東藝術研究會會長,曾用貼金字專利技術制作的毛澤東手書詩詞《沁園春•雪》,榮獲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頒發(fā)的《首創(chuàng)貼金凸字作品之最》證書,被國家專利局授予實用新型專利。于是,他的金字狂草也算是“金榜提名”,大名鼎鼎了。
半個世紀以來,他五十年磨一劍,融狂草大家張旭、懷素、毛澤東的書法藝術為一爐,經過千錘百煉,終于練就了獨具特色的“闞體”狂草書法藝術——筆鋒蒼勁,渾厚灑脫,運勢磅礴,大開大闔。他說,狂草屬于草書最放縱的一種,筆勢相連而圓轉,字形狂放多變,是在草書的基礎上將點畫連綿書寫,形成“一筆書”的形式,在章法上與草書一脈相承。我寫書法就是追求自由馳騁,我行我素,天馬行空,游刃自若的感覺和狀態(tài)。
闞志一練狂草縱馬由韁,他主要是臨摹狂草已經爐火純青的張旭、懷素和毛澤東三人。前兩者是古人,于是,闞志一就選擇毛體書法為練習狂草的突破口,注意筆劃特點,間架結構,謀篇布局,既做到形似,又力爭神似,“進得去,出得來”,對每個漢字都做精心研究,哪怕是一點、一撇、一捺,“少機關”,做減法,字體大小不同,布局疏密有致,筆墨濃談相宜,下筆力破紙背,寫出了別具一格新穎毛體書法,這種狂放的書法藝術受到書法愛好者的歡迎。
狂草筆勢連綿回繞,字形變化繁多。相傳創(chuàng)自漢張芝,至唐張旭 、懷素始有流傳。清馮班《鈍吟書要》曰:“雖狂如旭素 ,咸臻神妙。古人醉時作狂草,細看無一失筆,平日工夫細也。” 清高士奇《<藏真自序帖>跋》稱:“唐懷素書,奇縱變化,超邁前古。其自敘一卷,尤為生平狂草?!?nbsp;毛澤東練就一手氣勢磅礴、縱橫捭闔的狂草書法,正是源于時常揣摩唐人張旭和懷素的狂草書法,并形成了自己氣象萬千、隨心流暢的書法藝術。
說起來,狂草的成就,是唐代書法高峰的一個方面的表現(xiàn)形式。其代表人物就是張旭和懷素。張旭史稱“草圣”,字伯高,唐開元天寶年間(713—756)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官至今吾長史,故世人又稱張長史。張旭平生嗜酒,性情放達不羈,往往酒醉后一邊呼叫一邊狂走,乘興而揮毫。畫史上記載,他曾經用頭發(fā)濡墨書寫大字,當時人們叫他“張顛”。張旭的狂草左馳右鶩,千變萬化,極詭異變幻之能事。韓玉濤先生認為可將其歸納為三個特點。其一為“狂”,寫起來一氣呵成,始終一貫,保持一種氣勢,滿眼是“意”,“無惜是非”。其二為“奇怪”、“變態(tài)”。如“游云千萬朵”,變幻莫測,下筆結體,都不易捉摸。第三個特點是“可畏”?!翱晌贰辈皇恰翱蓯偂?、“可媚”,擯棄妍美、纖弱的病態(tài),而產生一種巖石壓頂之感,“觀者對字,若‘逼利劍之鋒芒’,感到‘肅然巍然’”。張旭的草書雖狂雖草,但不失法度,一點一畫,皆有規(guī)矩,因為他的楷書亦有相當高的成就。張旭傳世的作品不多,可見到的有《肚痛貼》、《古詩四帖》等。
唐朝時,書法藝術高度繁榮,張旭和懷素的草書,各為一體。人稱“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張旭創(chuàng)造了“狂草書”。其書法變化自如,表現(xiàn)出開闊的胸懷和豐富的想象力。懷素將他的“狂草書”發(fā)揚光大,寫得更加流暢揮灑。懷素(725-785)唐時人,字藏真,僧名懷素,俗姓錢,漢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為僧。他是書法史上領一代風騷的草書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huán),奔放流暢,一氣呵成。懷素自幼聰明好學,他在《自敘帖》里開門見山他說:“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經禪文暇,頗喜筆翰?!彼趯W苦練的精神是十分驚人的。因為買不起紙張,懷素就找來一塊木板和圓盤,涂上白漆書寫。后來,懷素覺得漆板光滑,不易著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塊荒地,種植了一萬多株的芭蕉樹。芭蕉長大后,他摘下芭葉,鋪在桌上,臨帖揮毫。由于懷素沒日沒夜的練字,老芭蕉葉剝光了,小葉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個辦法,干脆帶了筆墨站在芭蕉樹前,對著鮮葉書寫,就算太陽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風凍得他手膚迸裂,他還是在所不顧,繼續(xù)堅持不懈地練字。他寫完一處,再寫另一處,從未間斷。這就是有名的懷素芭蕉練字。
毛澤東手書古詩詞或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詞,在書法境界上已臻出神入化。從百幅真跡來看,毛澤東的書法和詩意極為融洽,渾然一體,豪邁、蒼涼、委婉、激越,風雨雷電、水流花開、天地肝膽、大澤龍蛇,博大的心胸、純美的詩情,毛澤東憑手中的長鋒狼毫筆,在尺幅間、時空中,留下了人間正道、男兒意氣、云水襟懷和審美理想??梢哉f,毛澤東的書法在六十至七十年代,已達到了巔峰。有人形容其有“二王”之秀逸,孫過庭之俊美,張旭之狂韻,懷素之放肆,蘇黃之雄厚…… 1961年12月26日《給臧克家的信》和1963年所題“向雷鋒同志學習”,公認是毛澤東信札和題詞的杰作,《七律•長征》、《清平樂•六盤山》則是毛澤東詩書的杰作。而毛澤東的手書古詩詞才情繽紛,內中杰作當由天下人共推之。
闞志一能得到以上這三位狂草大家的“真?zhèn)鳌?可謂幸事。
2011年6月20日,如今已成為著名毛體書法家的闞志一為天水“節(jié)會”揮毫潑墨,筆走龍蛇,義務為廣大市民書寫了毛體書法。在十米的長卷上,闞志一表演了“懸空飛書”的狂草絕技,現(xiàn)場書寫了毛澤東詩詞七律《長征》等詩篇,只見他運筆熟練,一氣呵成,走筆似蜻蜓點水,運勢如龍蛇飛舞,博得觀眾的一片喝彩。闞志一十分崇拜人文始祖伏羲,曾多次自費到河南淮陽、臺灣等地拜謁伏羲。這次來天水,闞志一還免費為市民們書寫了“羲皇故里”、“一畫開天”、 “天一生水”、“道啟鴻蒙”等毛體書法,作為一名華炎黃子孫為天水伏羲文化節(jié)獻上的一份厚禮。
2011年12月24日上午,為紀念毛澤東誕辰118周年,嶗山茶曉陽春攜手青島市毛澤東書法研究會主席闞志一,特邀他在曉陽春茶場揮書寫墨寶,表演了“懸空飛書”的毛體書法絕技。我作為特約嘉賓,也是第一次眼見了闞志一在十二米的長卷上狂書毛澤東詩詞《七律•長征》、《憶秦娥•婁山關》、《清平樂•六盤山》等詩詞,其揮筆瀟灑自如,行云流水般的書寫和狂放雄俊的作品,令在場的觀者大為贊賞。該狂草長卷當場被曉陽春公司收藏。
今年56歲的闞志一,6歲便開始練書法,研究、書寫毛體書法已有40年之久,他的毛體書法飄逸灑脫、雄奇豪放。其多部作品被毛主席紀念堂、楊開慧紀念堂收藏。闞志一還多次受毛澤東的兒媳邵華、孫子毛新宇的邀請,在北京家中為毛澤東的后代書寫毛體書法。尤其值得稱贊的是,今年經過清華大學書法高研班一年的深造,闞志一更深一步精心研修張旭、懷素、毛澤東三大家,他的狂草藝術日臻成熟,正在逐漸走進猶入神仙之境的境界。
2012年11月24日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