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于傾聽群眾的罵聲
來源:作者:向衛(wèi)華時間:2013-07-23熱度:0次
提到“罵聲”,人們就會立即想起“暴跳如雷”、“面紅耳赤”、“無中生有”、“狗血噴頭”、“造謠惑眾”、“惡語中傷”、“打擊報復(fù)”等這些詞語。其實,對于我們政府和干部來說,罵聲是比“批評”更加尖銳、甚至過頭的“批評”。
那么,面對群眾的罵聲,我們該如何面對?由此,筆者想起了毛澤東被群眾“罵”的故事。1941年的一個夏日,雷電交加,農(nóng)婦伍蘭花的丈夫在山上耕地時,不幸被雷電擊斃。伍蘭花一邊悲痛,一邊大罵“世道不好”、“共產(chǎn)黨黑暗”、“毛澤東領(lǐng)導(dǎo)官僚橫行”等,中央社會調(diào)查部聞訊后,把伍蘭花拘押到延安,并由保衛(wèi)部門建議判處死刑,以此來穩(wěn)定社會局勢和群眾情緒;消息傳到毛澤東耳里,毛澤東立即約見伍蘭花,問其原因,伍蘭花聲淚俱下,陳述了緣由;原來是因公糧任務(wù)太重,又逢三年旱災(zāi),百姓交不起,尤其是她家,除了種子,已無顆粒存糧;毛澤東得悉后,非但沒有責(zé)怪她,報復(fù)她,還百般安慰,肯定她意見提得好;臨行,還讓通訊員把自己的口糧和自養(yǎng)的一頭奶羊送給了這位農(nóng)婦,以解養(yǎng)家糊口的燃眉之急;接著,黨中央決定,減征公糧,開展大生產(chǎn)運動,自力更生,豐衣足食。毛澤東就是從群眾的“罵聲”得到了真實情況,并進行深刻反思:“群眾發(fā)牢騷,有意見,說明我們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不要一聽到群眾有議論,尤其是尖銳一點的議論,就去追查,就要立案,進行打擊壓制。這種做法實際上是軟弱的表現(xiàn),是神經(jīng)衰弱的表現(xiàn)。我們共產(chǎn)黨人無論如何不要造成同群眾對立的局面?!彼哉f,對群眾的罵聲,我們要敢于聽,更要善于聽,只有聽得進,才能聽得懂。
古人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蔽覀兊臎Q策到底對不對?我們的工作做的到底好不好?我們制定的涉及百姓生活的政策到底合理不合理,適用不適用?我們的發(fā)展到底到了什么程度?我們還面臨著哪些困難?我們不一定知道,因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只有群眾才有發(fā)言權(quán),因為只有群眾最清楚、最知根知底,因為群眾的感受最敏感、最直接、最真實、也最有參考價值,因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因為“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那么,當我們的決策出現(xiàn)了失誤,我們的工作出現(xiàn)了差錯,我們的發(fā)展遇到了困難,當我們制定的政策不合理,群眾罵我們,難道不應(yīng)該?筆者認為:應(yīng)該!說明我們想事情、干工作沒有站在群眾的角度,沒有完全考慮到群眾的感受與需求。面對群眾的罵聲,毛澤東就說過,讓群眾罵,天垮不了,地陷不了。2013年新春伊始,習(xí)近平總書記代表中共中央向民主黨派、工商聯(lián)、無黨派人士和統(tǒng)一戰(zhàn)線廣大成員致辭時提出:“對中國共產(chǎn)黨而言,要容得下尖銳批評,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組織主持反腐倡廉工作座談會向?qū)<覍W(xué)者征求反腐意見和建議時,也要求與會專家學(xué)者說真話:“網(wǎng)上的輿論,包括罵聲我們都要聽,更何況大家提的各種意見?”我們應(yīng)該敢于面對群眾的罵聲,還要善于傾聽群眾的罵聲,這是既是一種修養(yǎng)和境界的體現(xiàn),更是一種責(zé)任的體現(xiàn),如此,才能從中聽到自己需要的東西,無論是清醒劑還是暖肚湯,都是至為寶貴的精神食糧。
俗話說:“人不平則鳴,水不平則流?!比罕姷牧R聲并不可怕,相反,它是是一面鏡子,因為群眾是國家發(fā)展的基石,無論什么工作都應(yīng)該以群眾滿不滿意,群眾高不高興,群眾認不認可作為評判的標準。“嚴是愛,寬是害”,時下,面對群眾的一些罵聲,只要我們認真思考一下,就會覺得群眾的罵聲中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受,里面飽含著真情,蘊藏著思想,寄予著希望,是對我們的嚴格要求,更是對我們充滿了的期待?!爸已阅娑谛校嗫诹妓幚诓 ?,因此,我們應(yīng)該把群眾的“罵聲”當成“忠言”來聽、當作“良藥”來服,理性對待,虛心接受,知漏而后補,知錯而后改,知恥而后勇。我們必須看到,群眾的罵聲有時也是一種監(jiān)督,更是一種支持和信任,是一種社會正能量。有罵聲,說明群眾還認可這個政府,關(guān)心政府工作;如果群眾不罵我們了,說明群眾對政府的工作不聞不問了,不喜不悲了,那將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群體性上訪、群體性事件也就必然會接踵而來。當然,我們也絕不是鼓勵罵人,慫恿罵人,而是提倡“有話好好說”,心平氣和地進行交心、勾通、商量。
對于我們政府和干部來說,我們要容得下尖銳批評,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而從某種意義上講,群眾的罵聲就是一面“鏡子”。只要善聽罵聲,敢聽罵聲,傾聽罵聲,就能從罵聲中及時發(fā)現(xiàn)和找出我們工作中的缺點、錯誤和不足,并做到知錯必改,群眾的罵聲就有可能轉(zhuǎn)換成贊揚聲、表揚聲。
地址:湖南省古丈縣紀委
郵編:0743——416300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