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講臺,它樸實無華。托起的,是別人,奉獻的,是自己。然而,一提起講臺,往事歷歷在目。三十年前在中學任教的那個歲月,讓我永遠不會忘記。教語文的,總離不開文學,特別是詩歌,在我心靈深處早已插上喜好的翅膀。由于那時的影響,不少學生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進步很快,后來一些學生寫的詩歌經(jīng)常在報刊雜志上發(fā)表,有的學生還當上雜志社的詩歌編輯。
癸巳春月,一個偶然的機會,又使我走進學校——蚌埠機電技師學院這個講臺,給大、中專生上《有滋有味的人生》——漫談詩歌、書法創(chuàng)作。一周20個課時, 50個班級,2500余人參加。學校領(lǐng)導重視,組織嚴謹,每堂課學生都鴉雀無聲,聽記結(jié)合,精神振奮。尤其是互動時,學生大膽提問:“時隔千年,李白的月亮為何還是那么明亮?”“海子那么聰明,為何會去自殺?”“詩經(jīng)是出自哪個朝代的產(chǎn)物?”“老師一生感到最快慰的是什么?最煩惱的是什么?”“老師的夢想是什么?”“老師寫了八部詩集,能否當場作一首詩?”“你對釣魚島以及朝鮮問題的看法如何?”等等。從這些提問中,我深深地感到這些學生的思維敏捷,想象豐富,知識淵博,關(guān)心國家大事。這樣的課堂與當時中學教學時大不一樣?,F(xiàn)在的講臺與過去的講臺有天壤之別。過去教師在黑板上板書,而現(xiàn)在多功能教室,打開電腦,顯露投影,一目了然。而現(xiàn)在與師生面對面的交流,開展互動,平等對話,這也與過去大不相同。
在這個講臺上,使我深刻地認識到:當今的學生在理解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公民層面上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同時,奮力地去追求自己的奮斗目標。他們都有自己的夢想,也都在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通過教學,我的感悟很深:人生在世,追夢無止境。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人的一生中,兒時有童趣,青年時有苦讀,中年時有奮發(fā)并去創(chuàng)造應有的輝煌,而老年時尋求的是在陶冶情操的同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力所能及,健康快樂。
講臺,是傳播知識的地方。作為一個曾經(jīng)當過老師的人,有機會還能跨入講臺,給年輕人講講人生的感悟,讓他們在這嶄新的時代,健康地成長,這也是我人生中的最大快慰。
上一篇: 不要經(jīng)常拿錢說事
下一篇: 另類“婊子”最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