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楊達才沒有笑
來源:作者:劉少峰時間:2012-09-10熱度:0次
陜西省安監(jiān)局長楊達才一夜成名了。開始是因為他在慘烈的車禍現場還能有好心情輕松的微笑讓網民憤怒,而后是憤怒的網友“人肉”到他先后五次在不同的場合手腕上都戴著款式不同的名貴手表而質疑其來路,再后是他在微博上回應手表問題時說自己“用合法收入就買了五塊手表”后,又被網友搜索到了還有第六、七、八、九甚至上十塊諸如”萬寶龍”,“寶格麗”之類的世界名表。明明有至少十塊名表,為什么聲稱“就買了五塊”?這當然就引起了更多人更大的懷疑。于是,一時間網上關于楊達才的話題就沸沸揚揚起來。
如果不是他在車禍現場的“微笑”或者他微笑時沒被新聞報道的攝像機捕捉到,也許他什么事都不會發(fā)生,即使他可能是一個貪官。就是因為他在那樣情景下微笑引起了網民在情感上的不容,加之他反背雙手居高臨下的肢體語言和在漫畫里常見的大腹便便的貪官經典形象,網友們就自然要深究一下了。這一深究,真還“究”出了需要權威機關介入才能澄清的問題。
楊達才是不是貪官并不重要。但愿他不是,人們當然是希望貪官越少越好。如果最終能證明他不是,那楊達才和楊達才們也應該不僅明白自己的職責,更應該懂得以什么態(tài)度去忠實的履行這些職責,還應該在言談舉止乃至吃喝穿戴上多一點廉儉形象,多一點“公仆”意識。如果他是個貪官,那就又增掭了一起由偶然現象引出必然結果的事例;如果沒有這次被偶然記錄下來的“微笑”,他也許還會更多更長久的貪下去。而這類的“偶然”,會稍縱即逝或常常被“忽視”。
楊達才這次鬧出的“微笑門”“名表門”,還再次證明了網絡在監(jiān)督公職人員上的特殊作用。因為對貪贓枉法的“零容忍”和沒有遭報復的風險,網民的積極性很高;因為資源共享,網友互動,可以搜索到不利于目標的細枝末節(jié),它的成功率也很高。一旦對鎖定的對象窮追不舍,有關機關就會迫于壓力認真查處,才能對公眾有個交代。此前的南京江寧區(qū)房管局長周久耕因在網上被暴抽“天價煙”,后又被“人肉”出戴四塊名表,駕名車的照片而被查處“落馬”,前不久廣州越秀區(qū)武裝部政委方大國在網上被暴毆打空姐,引起網民憤慨,導至方被停職檢查,聽候處理。這些事例,讓公眾對網絡監(jiān)督產生了更高的期待。
網絡監(jiān)督固然有效,迄今為止,也不過寥寥幾起案例,它是以能發(fā)現目標為前提的,如果貪官從已發(fā)生的一些案例中“吸取教訓”,學會偽裝,讓你無法獲得他們的不良信息,網絡對他們也無能為力。網絡監(jiān)督只是公眾監(jiān)督的一種特殊形式,欲真正發(fā)揮公眾監(jiān)督的作用,關鍵在于官員的財產透明,無論有多大的困難和阻力,都必須盡快建立官員財產申報制度。
透過這幾起案例,人們很自然還會產生這樣的追問:楊達才、周友耕們佩帶名表、抽天價煙和開豪華車,已成為與他們合法收入不相稱的生活方式,連網友都能偶然發(fā)現,當地和他們所在機關的紀檢監(jiān)察部門,應該能有較多的機會接觸他們,甚至還可能“親密接觸”,為何卻“視而不見”?是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tài)度,還是“見慣不驚”,甚至是有意保護?對于這樣的“失察”或不作為,是應于問責的。
時下網絡監(jiān)督顯現的效率,折射了制度監(jiān)督機制不靈和不健全,這真是一種無奈。從嚴治吏是千秋大計,反腐倡廉是政治使命,其成功是要靠制度和機制來保證的。
劉 少 峰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