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星橋上的星星
來源:作者:趙福海時間:2012-08-25熱度:0次
在貴州停留的兩天里,周圍發(fā)生著的事情,一直感動著我。回到家鄉(xiāng)欒川,總想寫點什么??稍阪I盤上“噼里啪啦”敲打出來的字,總是不滿意。最后,又把鍵盤上的字抹得凈光。
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xié)會的主席們、老師們的音容笑貌舉止行動,總在腦海里閃現(xiàn)耳畔響起。象春風撫摸著大地上嶄露頭角的嫩綠的草丫兒,像春雨沐浴著大地上嶄露頭角的嫩綠的草丫兒……那舉動,那聲音,溫暖,慈愛,震撼人心。
他們如期動用數(shù)月時間,組織了這個“新人”評選活動,是一批國土資源文學新人脫穎而出。為了使這批新人早早成長起來,在黔的有限的兩天時間內,組織給新人頒獎,組織新人發(fā)表一分鐘感言,組織評講新人作品,組織新人座談國土資源文學創(chuàng)作。還要召開主席團會議研究確定首批簽約作家,還要開展文學采風活動……。
看看陳國棟主席忙碌的身影,看看常江、劉揚正、李約漢、陳廷一、歐陽黔森、陸德琮、胡紅拴、周志興、修成國幾位主席忙碌的身影,看看徐峙、周洵、王詒卿、楊旋、梁守德、陳躍康、冉正萬幾位老師忙碌的身影……他們或組織會議,或組織會議宣傳,或利用會議期間休息時間、飯桌就餐時間、晚上休息時間、采風路上車上與新人們交談作品、交談學習、交談思想、交談成長、交談在黔期間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的解決辦法。他們每個人都有一串感人的故事。
這是在貴州有關我的幾個小小的故事鏡頭:
鏡頭一:8月10日下午,麗豪大酒店,會議休息廳里。身材健壯,圓臉濃眉,但由于幾天來的忙碌接待我們這些文學新人,臉上顯得有些疲憊的陳躍康老師,把我拉到幾位辦有刊物的貴州老師們面前,一一介紹,最后說:“他文字功底不錯,我們可要多多支持他!我們可要多多加強交流……”
鏡頭二:8月10日傍晚,麗豪大酒店,聚餐晚會上。身材瘦弱但神采奕奕的徐峙老師,我給他敬酒的時候。他告訴我:“福海,我認為你在國土資源文學座談會上的發(fā)言,如果從這么這么個角度切入,會更好……”
鏡頭三:8月10日傍晚,麗豪大酒店,聚餐晚會上。美麗而又和藹可親的周洵老師,我給她敬酒的時候。她鼓勵我說:“你的文學創(chuàng)作底子不錯,你的小小說《留守女三題》,已經(jīng)確定在《大地文學》第11期刊登。加油!”
鏡頭四:8月10日深夜,在燈光明亮的麗豪大酒店房間里。陳廷一、修成國兩位副主席坐在暗紅色的圈椅里,我坐在床頭那雪白的床單上。他們親切地耐心地聽我惶恐不安地向他們回報一個創(chuàng)作計劃。聽后,他們詳細地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最后,陳副主席拉著我的手鼓勵說:“這個計劃創(chuàng)意很好。把計劃寫個報告吧,報告給陳國棟主席。”
鏡頭五:8月11日下午,在陽光明媚的黃果樹景區(qū)采風。綠的山野,氣勢恢宏的寬大的如雪似棉的瀑布邊,白水河畔,人頭攢動。我在期間,倒霉的照相機沒有電了。我想留個影。一向不愛說話的周志興副主席連忙走過來:“福海,我給你拍照?!薄爸x謝主席!可這照片?”“沒事?;厝?,我就發(fā)給你!”(沒想到,回到欒川的第二天,就在郵箱里看到了周副主席發(fā)給我的照片)。
這使我不斷想起近一年來,為了培養(yǎng)一大批中國國土資源作家新人,以陳國棟主席為首的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xié)會主席團領導們老師們所做出的積極努力:舉辦山東淄博首屆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培訓班,舉辦“昭通杯”首屆全國國土題材短篇小說大賽,舉辦書香國土•智慧人生——山東煤田地質杯首屆國土資源系統(tǒng)讀書大賽,開通中國國土資源報副刊小說版,疏通《大地文學》雜志成書渠道,鏈接《小說選刊》、《文藝報》、《云南日報》、《春城晚報》、《都市時報》、《昭通文學》、《烏蒙山》及中國作家網(wǎng)、國土資源部網(wǎng)站、新華網(wǎng)副刊頻道、中國國土資源報網(wǎng)、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wǎng)、中國國土資源論壇等媒體,為培養(yǎng)國土資源文學新人開一路綠燈。
這使我想到新人們在貴州交流座談時談到的,某某省作協(xié)已經(jīng)吸收會員多年不見組織一次活動,某某省作協(xié)主席團都在搞窩內斗所辦刊物辦得一塌糊涂,某某省級作協(xié)組織活動只是流于形式……
這使我耳邊再次響起劉揚正副主席在主持“新人獎”頒獎典禮上的親切話語:“你們想想,你們的作品能得到這么多大家親自給你們當面講評,這是多么不容易的機會,這是多么幸運的事情?!?BR> 8月11日,在貴州省地礦局黨辦副主任、貴州省地質文聯(lián)副主席、《杜鵑花》雜志副主編陳躍康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趕到黃果樹等風景區(qū)采風。不說黃果樹瀑布是我國第一大瀑布,也是亞洲最大的瀑布,是:“白水如棉不用弓彈花自散,紅霞似錦何須梭織天生成”;也不說陡坡塘瀑布因發(fā)出“轟隆,轟隆”的吼聲,又得名“吼瀑”。且看天星橋風景區(qū)那迤邐的風光,那迷人的風景。
天星橋景區(qū)石筍密集,植被茂盛,集山、水、林、洞為一體,既有“風刀水劍刻就”的“萬傾盆景”,又有“根筆藤墨繪帛”的“千古絕畫”。無窮的藝術,無窮的人生哲理蘊育期間,你可以恣意地展開想象的翅膀,飛翔在這黔地山、水、林、洞之間。什么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什么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什么但丁的《神曲》,什么吳承恩的《西游記》,什么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什么老舍的《駱駝祥子》,……視乎大自然早已經(jīng)在這里孕育鑄就。那山、那水、那林、那洞均是天星橋上的璀璨的星星,均能在這里找到生活的注腳,均能在這里找到藝術的詮釋,均能在這里找到自然的哲理。
由此,我再次聯(lián)想到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xié)會的主席們,聯(lián)想到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xié)會的老師們,他們不就是這天星橋上的璀璨的星星嗎?他們如此殫精竭慮地培養(yǎng)國土資源文學新人,并千方百計地付諸行動,我們除了感動感恩,就是義無反顧地潛心搞好國土資源文學創(chuàng)作,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們有幸能夠走進這樣的文學藝術天堂,何愁不能實現(xiàn)我們的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之夢?
胡紅拴副主席講評新人作品中的一句話,又在耳畔響起:“這次的新人獎多了一個有趣的程序,那就是由主席、副主席們點評獲獎者的作品。我覺得這種方式很好,平添了一個互動交流的平臺,多了一個時代的新元素……有趣的是塵子、許星和汪洋的故鄉(xiāng)都坐落在我國重要的文化帶之一長江文化帶上。許星在四川盆地涪江中上游的綿陽,塵子在湖南資江旁的邵陽,而汪洋則在面向浩瀚黃海的江蘇濱海。這秀山江河和茫茫海疆蘊育出如此文筆清秀的女子和畫意豐滿的秀士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