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扮玩
來源:作者:邵文成時間:2012-02-08熱度:0次
家鄉(xiāng)正月十五的扮玩,深深的印在我兒時的記憶中,那是一段無比快樂的時光,更是一段溫馨甜美的回憶。
說起扮玩實實在在是一個充滿濃濃鄉(xiāng)土氣息的詞語,好多外地的朋友聽到這個詞總會詫異,不知其所云也。其實扮玩很容易理解,它有點像現(xiàn)在網(wǎng)絡(luò)上的角色扮演類游戲,就是大家裝扮成各種不同的角色,一起玩,一起互動,像一個大的狂歡節(jié)。辛勤忙碌了一年的人們,元宵節(jié)聚在一起來享受這美好的休閑時光。
正月里來是新年,吃過了除夕之夜的年夜飯,該串的親戚朋友也都串完了,在冬日的晴空里讓我們敲響鏗鏘有力的鑼鼓,紅紅火火的扮玩活動就此開始。
扮玩是一項集體活動,一般以村為單位,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有踩高蹺、扭秧歌、劃旱船、舞龍、戲獅、芯子等等。扮玩的隊伍除了在自己村里演出外,還會到周圍的鄉(xiāng)鎮(zhèn)村莊,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會上城里湊湊熱鬧。
扮玩開路的是高蹺隊,伴隨著有節(jié)奏的鼓點行進(jìn),本來蜂擁在一起的人群在嘻嘻哈哈中閃出了地方,隨后劃旱船、舞龍、戲獅、芯子,還有大秧歌一個也不能少。演出者賣力,觀者更是喝采聲如潮,甚至連空中飛著的鳥兒都被渲染了,剛想落往枝頭,又忽拉拉撲打起了翅膀。扮玩隊伍中也不乏有與圍觀者相熟的,轉(zhuǎn)到身邊還特意向其做個鬼臉,便惹起人群一陣騷動,“哎哎,這是我們莊的”,就有人大聲的喊:“好好演,別給咱村丟臉?。 甭犝哂行?,于是拿出平日訓(xùn)練的絕技,翻幾個空心跟斗,來上個左右穿花,扮得更加得心應(yīng)手。
看扮玩的也是人潮如織,里三層外三層圍的水泄不通。記得小時候坐在父親肩頭看扮玩那真是我最幸福的時刻。在人潮人海的大街上,小小的我那里也擠不進(jìn)去,自然什么也看不到,這時候父親總會把我扛在他的肩上,讓我居高臨下,一覽眾山小。這樣有了父親的幫助,任何精彩的節(jié)目我都不會錯過了。長大后有好多年沒有和父親在一起看扮玩了,但那段溫馨的記憶卻永遠(yuǎn)珍藏在我的心底。
這就是家鄉(xiāng)的扮玩,這就是我對扮玩的記憶。它深深扎根于我的故鄉(xiāng),它滋養(yǎng)著這里的人民,它留下了我們童年最美的記憶,它陪伴我們度過一個又一個紅紅火火多姿多彩的中國年。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