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聚云散翰墨留香
來源:作者:紹河時間:2014-09-03熱度:0次
甲午馬年盛夏,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為向良群兄出版了個人書法作品集,他簽名贈我一冊。案牘之余,我信手翻閱欣賞,嘆其集子大氣精美,墨香遠溢,心存敬佩。作品氣韻暢爽,筆走龍蛇,線條古雅,流水行云,竟至手不釋卷。反復品鑒,氣定神閑,渾然忘我。
早年,我在鄉(xiāng)下授道解惑,他在鄉(xiāng)鎮(zhèn)當父母官,我學文他臨池,都算小地方的文化人,遂得以相識。后又都在桑植縣直機關供職,見面機會日多。那時,良群兄春風倜儻,人生得意,做事順心隨意,風生水起;學藝刻苦勤奮,日見精進。每次相見或相聚,我們既聽他神侃工作中的趣事逸聞,也聽他闊談臨池時的心得感悟。他善言,多有妙語真言,常聊得酣暢淋漓,神采飛揚,我輩洗耳恭聽,頻頻頜首。他的巧簧鼓動,讓當?shù)睾芏鄳汛囆g夢想而又萌生退意的青年才俊倍受鼓舞。他的挑燈苦練,使自己在書法藝術的道路上走得踏實長遠。
良群兄為官做人從藝自有其秉性操守。仕途上他恪守本分,心態(tài)平和,看淡名利,不奉迎,不諂媚,曾有“錯把廳長當秘書”之笑話。但他對份內(nèi)工作不含糊,擔任市地質(zhì)公園辦主任,傾情親撰《張家界地貌賦》,文采斐然,為之擴大影響搖旗吶喊。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張家界世界地質(zhì)公園中期評估前,他食不甘味,寢不安席,周旋協(xié)調(diào),盡職盡責,惟恐出紕漏、生枝節(jié)。常常自己伏案疾書,各類迎檢材料,幾年累積竟逾百萬字,可謂洋洋大觀。他做人坦蕩謙和,俠骨熱腸,不繞彎子,不打哈哈,不揉沙子。重友情重承諾,喜歡仗義執(zhí)言,呵愛后生晚輩。其性格頗得土家人遺風之真?zhèn)鳌T诜泵φ罩?,良群兄以其不屈不撓的性格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不畏嚴寒酷暑,不管世事紛爭,潛心書法這一國粹藝術,反復臨習揣摩,逾三十年而不輟。工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花開一枝,自成一格。他不僅自己鐘情陶醉書法藝術,而且樂于授徒傳藝,熱心公益,經(jīng)常組織和參與各種書法活動,讓傳統(tǒng)文化得以弘揚普及。
書法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瑰寶,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風格,書家輩出,杰作豐富。魯迅先生云:“視文字為美觀是華夏之獨特?!绷既盒衷趯W書過程中,把剛健質(zhì)樸的魏碑作為臨習的首選。他對《龍門二十品》情有獨鐘,精心研習,手臨心悟,吸取精髓,得其神韻。在此基礎上,他博采眾長,精研體勢,取精用宏,融會貫通,自然顯出自己風格,流露出大家氣象。觀其作品,黑白之間,變化萬千,恰似云聚云散,聚則墨氣生,散則靈氣現(xiàn)。氣勢飛動,茂密洞達,虛實相生,秀媚多姿,真力彌漫,清爽峻朗。古樸厚重中顯淡定從容,跌宕飄逸里藏天真妙趣,靜溫蒼范下見精神境界。
書法是源自心靈的藝術,是性格氣質(zhì)的流露,是人格人性的展現(xiàn),是世界大美的濃縮。書法只有和文學結緣,書家才會胸懷空闊,氣度豪邁。良群兄深知書法與文學的關系,在刻苦學書的同時,也十分注重自身文學修養(yǎng)的提高。因此,他的書法作品充滿著書卷氣,筆墨超脫,氣韻生動,引人入勝。他長期修煉而得《學書心語》,既是他多年研究傳統(tǒng),精心創(chuàng)作,不斷出新的經(jīng)驗總結,更是一篇精美耐讀,意旨高遠,凝練渾厚的美文。他的《張家界地貌賦》,詞藻華麗,句式勻整,大氣磅礴,融專業(yè)知識于形象文字中,是描寫張家界地貌難得的辭賦。我曾有心寫篇類似文章,讀了良群兄這篇賦后,難望其項背,只得作罷。他把這兩篇美文寫成條屏或長卷收入作品集中,文章之妙書法之美,珠聯(lián)璧合,相映成趣,令人崇敬,是為佳品。
“涉淺水者得魚蝦,涉深水者見蛟龍。”古人有言:“天道酬勤,藝道無極?!绷既盒终凳⒛?,曾自言書法是其一輩子不棄不舍而追求的事業(yè)。難得他有著這樣可貴的藝術自覺和文化擔當。相信隨著他名聲日隆,定會更加戒躁靜心,勤勉用功,精修技法,情為藝用,不斷攀登書藝新高峰,成為一代書法大家。
我乃一書法藝術之門外漢。品讀良群兄作品集,不揣冒昧,有感而發(fā),虛言妄語,貽笑大方。懇請良群兄見諒。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