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毀滅:重溫紅樓夢思想價值
來源:作者:李巖時間:2013-08-20熱度:0次
憤怒出詩人,憤怒也出小說家。曹雪芹從天上到地上,從皇親國戚到國家公敵,從山珍海味到吃糠咽菜,從錦羅綢緞到破衣爛衫,從瓊閣玉樓到草屋破廟,這樣的天壤之別,苦悶、寂寞、悲哀的作者,再加上他的才分,自然能寫出這樣舉世無雙的巨作來。
我十五歲在深山里當兵時,曾從家里拿去看過精裝本的上下兩冊《紅樓夢》,那時候只是走馬觀花,瀏覽一下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自然看不出其中的奧秘與名堂?!皾M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知其中味?!边@是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里的一首詩,也是小說《紅樓夢》中曹雪芹以自己的身份來寫的唯一的一首詩。該詩表達了作者難以直言又深怕被世俗所不解的苦悶心情。
今天上午,是“歷代名家名作”課堂李衍明老師2012春季課程講的最后一堂課。李老師是在師范學院教大學生的資深老師,在青島市老年大學里以講解“紅樓夢”而聞名。可惜的是今天我只能聽他精彩詮釋的一個開頭了。即使如此,他頭頭是道的由淺入深的生動講述,還是非常引人入勝的,讓我更加理解了魯迅所說的美就是“把一個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你看!”這句話的深意。曹雪芹寫《紅樓夢》的思想價值,也正是作者對美及其毀滅的反應:“情悟”的產物。
大家知道,《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體長篇小說,成書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夢覺主人序本正式題為《紅樓夢》。其原名有《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等。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高鶚續(xù)(一說是無名氏續(xù)),程偉元、高鶚整理。本書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他對現(xiàn)實社會、宮廷、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族的腐朽,對封建的科舉、婚姻、奴婢、等級制度及社會統(tǒng)治思想等都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的理想和主張。
作者通過主人公賈寶玉的人生歷程描述,反映了以賈府為中心的四大家庭的盛衰變化,并由此展開了上至宮廷、下到農家婦孺的廣闊社會圖畫,其描寫范圍之廣、反映問題之深,受到了歷代人士的中肯,被譽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百科全書。同時,由于作者身份的特殊性,他對書中的人物、環(huán)境、情節(jié),無不充滿深情和感慨,全書的結構和表現(xiàn)手法等也都深不可測,因而使這部小說具有特殊的藝術魅力。自問世之初,即出現(xiàn)了“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是枉然”的社會轟動,并由此形成了世界文壇的一大盛事——紅學。
《紅樓夢》的故事展示了豐富的人物畫廊,光出場有名有姓的就有四百余人,個人物形象個性鮮明;反映出優(yōu)美的生活情景,如榮國府、大觀園等處都是活色生香的溫柔富貴鄉(xiāng);演繹了動人的感情世界,像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之間至善至美的微妙愛情;結果是無奈的愛情婚姻,相愛的人不能成婚,結婚的人并不幸福;揭示了虛偽的道德倫理,以夢說真,以假說真,真真假假,比歷史還真實,超越現(xiàn)實,藝術有時卻比真實還真實;堪稱偉大的藝術天堂,是華美世界里的好看小說,令人百讀不厭,又是經典耐讀的百科全書,千古不衰。
但是,一開始富麗堂皇繁華富足的榮國府最終還是衰敗了,愛情的主角們死的死,做和尚的做和尚,一簾紅樓幽夢破滅,《紅樓夢》在這方面成了赤子之情的謳歌,敲響了封建社會的喪鐘,分明是空幻人生的宣泄,同時也露出了一點未來社會的曙光……
總之,通過大思想家、大詩人、大詞曲家、大文豪、大美學家、大社會學家、大心理學家、大民俗學家、大典章制度學家、大園林建筑學家、大服裝、陳設專家、大音樂專家、大醫(yī)藥學家曹雪芹的“萬花筒”般的神奇之筆,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七千年的悠久文化歷史,是封建社會的一個五光十色的縮影,不愧為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巔峰之作。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