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澤文學》發(fā)表《田野春秋》評論
來源:作者:章校中時間:2013-02-28熱度:0次
2013年3月號162期《大澤文學》發(fā)表《田野春秋》評論
漫步阡陌唱情歌
——讀章校中散文詩卷《田野春秋》有感
□趙福海
“田野的風,盡管披著冰,但已破了冬霜的大衣如網(wǎng),開始把大寒的夢一絲一縷地脫去;炊煙也暖起來,裊裊攀緣陽光的媚色,再被風兒細細地吹淡,灑向明凈的村莊上空……”這是國土資源作家章校中《田野春秋》開篇文的第一段話語。僅此一段,就已經(jīng)緊緊地拽住了我的眼睛,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的心房……,我愛不釋手地繼續(xù)讀下去,直至全書讀完,心情仍然難以平靜。徘徊書房,吸了三只煙,視乎才鎮(zhèn)定下來,在深夜三時坐在書桌邊,“啪啪”地把星光夜空敲進字里行間,去尋找田野春秋阡陌漫步悠揚的情歌。
《田野春秋》分為“田野春秋”、“貼近村莊”、“風物寫意”三個篇章,約百篇精品美文。讀之,仿佛看到作者是漫步在飄著泥土芳香的田野春秋陌路上,在給大地母親唱情歌?!按涸谙^薺菜花,搖曳柔弱而頑強,孤獨而堅持,潔白而溫馨。淡不去的記憶,蟄伏我兒時的苦澀清香,慢慢地咀嚼苦難久遠的日子,慢慢地咀嚼母親在麥地里挑撿薺菜的身影,慢慢地咀嚼母親指尖的嫩綠青翠,慢慢地咀嚼薺菜糠餅的熱氣騰騰......”苦難的歲月,瘦弱的大地母親深深地摯愛著她的兒女們,以其獨特的方式滋養(yǎng)兒女茁壯成長。
他的散文詩都很短小,長不過千字,短只有數(shù)百字。但那都是作者在用心歌唱,是他心核里噴發(fā)出來的炙熱巖漿?!敖?,紅葉,紅葉,紅葉,滿眼山坡,午陽下平淡而又熱烈,謙卑而又高貴著??矗瑹o論在枝頭,還是在有青苔的地上,都以它的脫俗超凡豐富著一種永恒的主題……”(《秋陽楓彩》)?!皝砹耍瑏砹?,喲嗬,喲嗬,我來了——從遙遠的唐古拉山麓一路奔來,兩岸古猿啼不住,卷起堆堆雪浪;白帝托孤,卻話巴山夜雨時......”(《放歌川江號子》)?!靶娜粼冢瑝艟驮?。看那清純的蓮子,她在一心一意的懷孕明天。藍天一云瘦盡,是誰拉長著塘中的身影?那是半個落日掉進水里,慌慌張張潑灑出一塘艷麗的織錦——炊煙,淡淡牽出思念;孩童,朗朗讀出秋聲?!保ā多l(xiāng)塘風清》)。這些都不是無病呻吟,而是心靈迸發(fā)的愛的火花。也只有從心靈深處跳躍出來的文字,才能叩響讀者最美的心弦。
可以這樣說,《田野春秋》是用詩的語言,畫畫的語言,音樂的語言編制而成。什么是詩?“詩者,感其況而述其心,發(fā)乎情而施乎藝也”。作者的散文詩完全具備這種特質(zhì)。什么是畫畫?畫畫是一種在二維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臨摹自然的藝術(shù)。作者是在用文字用心地在散文詩中畫畫,采用理想、聯(lián)想和幻想創(chuàng)造性地用散文詩的文字在畫畫。什么是音樂?物體規(guī)則震動發(fā)出的聲音稱為樂音。作者的散文詩完全具備這種動感的音律美。像碧空白云的八九點鐘的早晨,陽光燦爛,空氣清新,景色悅目。像風曳林木,雨打花蕊,溪滾湍流,那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動感美的享受。他把對田野、對家鄉(xiāng)的愛,全部交織在一種美的畫面里,一種美的民俗文化的韻律里。如,《夏風有荷香》全文如下:
“荷葉擁擠在小河里,把我的眸子青碧透亮。荷花沒有言語,只是靜靜地綻放。
我站在小河的岸上攝影,我無須尋找那場景的璀璨,因為荷的花語是清純,是堅貞,開與不開,都是那么令人歡暢。
怒放的,是荷的笑臉;而待放的,正在醞釀一場夏的清涼;哪怕是凋零的,也是一首靜美的小詩,正在為這個夏天而淺吟低唱。
背景,是荷葉,是垂柳,是天藍。簡潔而明麗,寧靜著樸實,大大方方。
我調(diào)整光圈,一把風夏;我在自然的風荷里——把身體釋放。我按動快門,一天荷香;我在簡單的操作中——將心靈清爽。
呵,夏風有荷香。”
讀罷章校中的這篇散文詩,又有誰不認為,那是一種詩的語言在燃燒,那是一種畫的語言在透亮,那是一種音樂的語言在跳動?!(1500字,不含標題)
(趙福海:筆名野森,風竹瑤琴,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xié)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欒川縣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在欒川縣國土資源局工作。通聯(lián):河南洛陽市欒川縣國土資源局,郵編471500,電話13937943874)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