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阡陌唱情歌——讀章校中《田野春秋》有感
來源:作者:趙福海時間:2012-12-16熱度:0次
漫步阡陌唱情歌
——讀章校中散文詩卷《田野春秋》有感
□趙福海
“田野的風,盡管披著冰,但已破了冬霜的大衣如網(wǎng),開始把大寒的夢一絲一縷地脫去;炊煙也暖起來,裊裊攀緣陽光的媚色,再被風兒細細地吹淡,灑向明凈的村莊上空;村莊醒了,醒在麥苗踮起腳尖的張望里,醒在屋檐上麻雀的歡聲笑語里,醒在樹梢間喜鵲銜枝筑巢的翩翩起舞里?!?BR> 這是章校中“激揚山水散文詩卷”《田野春秋》中的開篇文《立春的溪頭在抒情》的第一段話語。僅此一段,已經(jīng)緊緊地拽住了我的眼睛,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的心房……,我不得不愛不釋手地繼續(xù)讀下去,直至全書讀完,心情仍然難以平靜。徘徊書房,吸了三只煙,視乎才鎮(zhèn)定下來,在深夜三時坐在書桌邊,“啪啪”地把星光夜空敲進字里行間,去尋找田野春秋阡陌漫步悠揚的情歌。
認識章校中,是在2012年5月山東淄博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xié)會首屆作家培訓班上。他,五十多歲,是個瘦高個兒,赤紅臉漢子,為人謙恭又落落大方。給我的印象是真正的儒雅之風的謙謙君子。返欒后,他先是給我發(fā)來了《田野春秋》電子書稿,接著又寄來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田野春秋》散文詩卷。散文詩卷分“田野春秋”、“貼近村莊”、“風物寫意”三個篇章,共計76篇精美文章。
讀他的散文詩,仿佛看到作者是漫步在飄著泥土芳香的田野春秋陌路上,在給大地母親唱情歌?!按涸谙^薺菜花,搖曳柔弱而頑強,孤獨而堅持,潔白而溫馨。淡不去的記憶,蟄伏我兒時的苦澀清香,慢慢地咀嚼苦難久遠的日子,慢慢地咀嚼母親在麥地里挑撿薺菜的身影,慢慢地咀嚼母親指尖的嫩綠青翠,慢慢地咀嚼薺菜糠餅的熱氣騰騰。薺菜,別名地米菜,原來它是老百姓的‘米’,在青黃不接的日子里,被視為填飽肚子的珍寶野菜。今天,薺菜依然清香著,我們依然品嘗著,咀嚼著古往今來的幾乎相同,卻又完全不同的歲月人生?!笨嚯y的歲月,瘦弱的大地母親深深地摯愛著她的兒女們,以其獨特的方式滋養(yǎng)兒女茁壯成長。
他的散文詩都很短小,長不過千字,短只有數(shù)百字。但那都是作者在用心歌唱,是他心核里噴發(fā)出來的炙熱巖漿?!敖帲t葉,紅葉,紅葉,滿眼山坡,午陽下平淡而又熱烈,謙卑而又高貴著???,無論在枝頭,還是在有青苔的地上,都以它的脫俗超凡豐富著一種永恒的主題?!保ā肚镪枟鞑省罚皝砹?,來了,喲嗬,喲嗬,我來了——從遙遠的唐古拉山麓一路奔來,兩岸古猿啼不住,卷起堆堆雪浪;白帝托孤,卻話巴山夜雨時。來了,來了,我來了,喲-嗬,喲-嗬——不喊號子悶悶樂樂不新鮮,不喊號子上下水推不動船;從古時到如今,哪一道江,哪一條河,水呀浪呀,都與我們命相連。喲-嗬,喲-嗬——連手呵,前面就是一道險灘,要堅決要勇敢,拚命沖過這一關(guān)。稍工啊,掌穩(wěn)舵!連手啊,握緊橈......”(《放歌川江號子》)“心若在,夢就在??茨乔寮兊纳徸?,她在一心一意的懷孕明天。藍天一云瘦盡,是誰拉長著塘中的身影?那是半個落日掉進水里,慌慌張張潑灑出一塘艷麗的織錦——炊煙,淡淡牽出思念;孩童,朗朗讀出秋聲?!保ā多l(xiāng)塘風清》)不是無病呻吟,而是心靈迸發(fā)的愛的火花。也只有從心靈深處跳躍出來的文字,才是最美的叩響讀者心靈之弦的散文詩的文字。
章校中的《田野春秋》中的散文詩如詩如畫如音樂。可以說,他的每一篇散文詩,都是在用詩的語言,畫畫的語言,音樂的語言編制而成。什么是詩?“詩者,感其況而述其心,發(fā)乎情而施乎藝也”(趙缺《無咎詩三百序》)。作者的散文詩完全具備這種特質(zhì)。什么是畫畫?畫畫是一種在二維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臨摹自然的藝術(shù),就是臨摹,看某物照著畫出來,當然,也有自己的創(chuàng)作、想象,用各種畫畫工具表現(xiàn)出來。作者是在用文字用心地在散文詩中畫畫,采用理想、聯(lián)想和幻想創(chuàng)造性地用散文詩的文字在畫畫。什么是音樂?物體規(guī)則震動發(fā)出的聲音稱為樂音,用有組織的樂音來表達人們思想感情、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藝術(shù),它的最基本的要素是節(jié)奏和旋律。作者的散文詩完全具備這種動感的音律美。像碧空白云的八九點鐘的早晨,陽光燦爛,空氣清新,景色悅目。像風曳林木,雨打花蕊,溪滾湍流,那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動感美的享受。他把對田野、對家鄉(xiāng)的愛,全部交織在一種美的畫面里,一種美的民俗文化的韻律里。如,《夏風有荷香》全文如下:
“荷葉擁擠在小河里,把我的眸子青碧透亮。荷花沒有言語,只是靜靜地綻放。
我站在小河的岸上攝影,我無須尋找那場景的璀璨,因為荷的花語是清純,是堅貞,開與不開,都是那么令人歡暢。
怒放的,是荷的笑臉;而待放的,正在醞釀一場夏的清涼;哪怕是凋零的,也是一首靜美的小詩,正在為這個夏天而淺吟低唱。
背景,是荷葉,是垂柳,是天藍。簡潔而明麗,寧靜著樸實,大大方方。
我調(diào)整光圈,一把風夏;我在自然的風荷里——把身體釋放。我按動快門,一天荷香;我在簡單的操作中——將心靈清爽。
呵,夏風有荷香?!?BR> 讀罷章校中的這篇散文詩,又有誰不認為,那是一種詩的語言在燃燒,那是一種畫的語言在透亮,那是一種音樂的語言在跳動。
除此之外,作者的《田野春秋》散文詩卷,緊扣村莊田野的四季中的變化而寫作而創(chuàng)作。作者以自己獨到的眼光,縝密的思想,摯愛的心情,老道的文筆,抓住一絲一縷最有特質(zhì)的細節(jié),給讀者奉送上田野春秋膾炙人口的小家碧玉式的一道道農(nóng)家精美菜肴。第一篇“田野春秋”寫的是:中國的二十四節(jié)氣,是中國千年不衰的農(nóng)耕圣經(jīng)。尤其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24節(jié)氣中最早形成的8個節(jié)令,這在農(nóng)耕社會中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也是讀者不得不愛不釋手的原因所在。如:《種植谷雨》、《夏至青藍》、《小暑嬌羞》、《大暑斑斕》、《秋分秋象》、《立冬的田野》等等。第二篇“貼近村莊”寫的是:貼近村莊,感受土地的脈動。村莊已不再是“貧窮”的代名詞,而是一艘載滿安定、幸福向往的帆船。把苦難的村莊的細微變化躍然眼前。如:《小時候的村莊》、《回望村莊》、《春走老家》、《貼近冬雨》、《山鄉(xiāng)韻長》、《故鄉(xiāng)河的秋天》等等。第三篇“風物寫意”寫的是:“有水才有靈性,有水才有生命。我用特大斗筆飽蘸清水,又小心翼翼于筆根部注入一點墨濃,大膽落筆在山腹間刻意的留白處,曲曲折折,彎彎繞繞銜云接地,于是一川流水從山中奔騰而出。這時候,畫面生動起來了,真是:飛流落云動靜間,美妙意境畫中來。”如:《永遠的南瓜花》、《悠揚馬頭琴》、《溫潤婺源》、《秋墨葡萄》、《淝河秋樣》、《古鎮(zhèn)小夜曲》等等。
這使我再次想起一首關(guān)于《風箏》的詩:“我是一只風箏,已經(jīng)遠離故鄉(xiāng)。卻有一根長長的線,系在母親心上。”作者章校中,筆名浮山雨,安徽省物化探院副處調(diào)研員,中國作家團體協(xié)會會員,安徽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安徽省民俗學會理事,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xié)會會員;人民網(wǎng)首屆全國黨員讀書大賽一等獎獲得者,草根杯全國文學大賽詩歌一等獎獲得者,全國旅游散文大賽二等獎獲得者,“緣文化網(wǎng)”全國原創(chuàng)文學大賽二等獎獲得者;出版有散文集《激揚山水》、詩歌集《打開門窗》等。這樣一個文學大家,這樣一個遠離家鄉(xiāng)多年的國家公務員,卻這樣難以忘懷生他養(yǎng)他哺育他成長起來的家鄉(xiāng),并且對家鄉(xiāng)充滿了深深的愛,關(guān)注著家鄉(xiāng)細微的變化。時時刻刻心靈漫步在家鄉(xiāng)的田野的阡陌小路上,時時刻刻心靈在田野的春秋阡陌小路上敞開胸襟地盡情地絲絲縷縷地歌唱母親贊美母親憂懷母親。無外乎,他能寫出這樣關(guān)于家鄉(xiāng)的優(yōu)美的文字優(yōu)美的篇章。
“噼噼啪啪”敲完文字,窗外東方已露出魚肚白,啟明星眨著明亮的眼睛。也許,它在遙遙地祝福,祝福家鄉(xiāng)富裕,祝福家鄉(xiāng)興旺。(約2999字)
2012年12月16日于野森工作室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