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游記散文的思考點滴(選)
來源:作者:趙春華時間:2012-05-24熱度:0次
439
說起游記散文的寫作,還是生活豐富的問題,首先你必須走出去,去的地方要多,否則也就沒法寫,寫去哪里的游記是要去過這個地方,對這個地方有了了解,有了切身的感受,這樣才能形成文字。也就是說寫游記就要有游歷,沒有游歷還寫什么游記?這就等于無米下鍋呀!
440
年輕人可以成為優(yōu)秀的詩人,但很難成為好的散文家,散文家一般都是到了一定年齡,生活的經驗和人生的經歷相當豐富,寫作的經驗相當豐富,才能真正地出成果。姜是老的辣,散文家更是這樣,越寫越好,但寫詩就很難說了,有的詩人年輕的時候寫的很好,進入中年和老年就不行了,寫得好的比較少,不如年輕的時候詩寫得好。我結識的有成就的散文家基本都是五十歲以上的,這大概得益于他們的人生閱歷吧。
441
散文家應該走出去,多走一些地方,多了解一些地方,這對豐富我們的散文創(chuàng)作很有幫助,特別對于寫好游記很重要。你走的地方少,寫游記的機會就少,也不可能增加游記寫作的經驗。所以寫游記一定走出去,多走一些地方,不走出去是不行的,游記講究的就是要有豐富的游歷,沒有豐富的游歷就不可能創(chuàng)作豐富的游記散文。
當然我們寫游記不只是走馬看花,寫那些浮皮潦草的表面東西,還要寫進的人生感受,所以寫游記不僅需要豐富的游歷,更需要豐富的人生閱歷,這樣才能把游記寫得更深刻,更為意味。
442
如果我們寫游記,只是寫表面的東西,就寫所看到的現(xiàn)象,不加入自己的思考,不加入自己的人生感受,這樣是寫不好游記的。
我們去一個地方看到了一二三四五,就寫一二三四五,僅此而已,這樣的游記只是展覽介紹了一下那里的一二三四五,這樣的游記算不得游記,這樣的游記沒有升華,是失敗的作品,不是一篇好游記。
443
優(yōu)秀的游記散文應該有抒情的成分,有哲理的內涵,不僅僅是所寫的地方的表面現(xiàn)象,那不就等于是產品說明書一樣的東西嗎?或者說是旅游景點的介紹嗎?那是沒有意義的。游記散文千萬不能這樣寫。
444
寫好游記散文不是那么容易的,一是走出去,這僅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一步其實在前頭,在你走出去的前頭,這就是生活經歷的豐富和人生閱歷的豐富,這對寫好游記散文尤為重要。這可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得來的經驗,閱歷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擁有的,我看主要還是對生活和人生豐富深刻的感受,是日積月累的結果。要不寫出來的游記也單薄,沒有厚重感,很容易淪為旅游景點介紹之類的東西,而那樣的東西誰都能寫,寫不出自己的特點來。
445
寫好散文還是要去人杰地靈的地方,那里出詩意,出激情,也很容易感染作家。受到了感染自然也就能夠寫出東西來,觸景生情,有感而發(fā),文字也就自然出來了,水到渠成,寫出的文章也是有可讀性的,很容易感染人。無病呻吟寫不出好文章。
寫游記也好,寫抒情散文也好,我看那些人杰地靈的地方是必去之地,這樣的地方最能夠成就散文的寫作。
446
游記散文還是要寫出所寫地方的人文特征,或者說是人文精神,這是游記散文的魂,一篇文章沒有魂也就完了,就是失敗的文字,寫出來有什么意義呢?
其實我們寫游記不僅僅是地方風貌,寫山不僅僅是寫山,寫水不僅僅是寫水,寫樹不僅僅是寫樹,寫石不僅僅是寫石,更重要的是反映一種精神,寫出品味來,寫出哲理來,寫出情感來。這樣寫出來的東西才生動,有形象,才是活的,而不是死的。
447
寫好游記散文走出去是一方面,走出去所看到、所得到的觀感要在自己的心靈發(fā)酵,這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寫不一定要馬上寫,也許你去了一個地方,當時沒有寫作的沖動,但過了一段時間才寫,寫的也有感覺。這樣的情況是很多的。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般寫出來就很成功,甚至難以修改,其實是用不著修改的。大概這就是功到自然成吧。功夫到了,水到渠成。
448
游記可以寫成這樣,也可以寫成那樣,不是千篇一律的,我們不必追求都寫得跟徐霞客一樣,他那是地理游記。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要寫出自己的特點,這樣的寫作才是成功的。寫的沒有特點的東西就說不上是寫得成功的,這是肯定的。寫的東西都是千篇一律的東西,那就算不上創(chuàng)作了,也算不上文學散文了。所以游記還是要寫得有濃郁的文學色彩的。抒情、哲理,有作者自己獨特的感受,這樣的游記會更有可讀性,更容易感染人。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