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吟(組詩3首)
1.遼河:醉里挑燈看劍
人之初 母親諄諄教誨
選樹一樣活著
七老圖 光頭山西北坡 水娓娓而下
山是根 那西拉木倫河是枝干
沙里漠河 薩嶺河 碧柳河是三枝杈
遍綠是大地葉子
光頭山是根 那遼河是老根母親的臍帶
額紋無需涂抹
只為那歸來秾麗的夜妝
更親山 親水 親自然
這分外的苦澀 無人能取代
不斷的枯黃 低矮 硬僵 淤積
以及皸裂 壑嶺上下坡 都要躬著身子
潺潺遼水 一度哽咽 如湛沉苦涎
數(shù)千年來 風(fēng)云 興衰 都不過如此
嶙峋的風(fēng)刺骨 雖痛 但老樹像戰(zhàn)士
和歲月一起點(diǎn)燈 照亮英雄仆赴前程
2、契丹:一個(gè)人走遼河
契丹 原義賓鐵
契丹人身上佩帶賓鐵制的獵刀
上馬即英雄
英雄踞遼朝于遼河 河分西東
西遼河有老哈河 西拉木倫河
西拉木倫河像黃河一樣黃 人稱潢河
契丹人棲潢河而居
他們驕傲自己是東胡人的后裔
亡于匈奴 余族分居大鮮卑山 烏桓山
鮮卑族 烏桓族 便成于山名
《周書》:
其先出自炎帝神農(nóng)氏,為黃帝所滅,子孫遁居朔野。
朔即北方也
老哈河即土河 源出光頭山
光頭山 水響泉鳴
光頭山?木葉山?
那個(gè)白馬王子和駕青牛車的天女相遇的地方
生了后代 耶律阿保機(jī)
天女 王子 生了天之驕子
暗語:木葉山 契丹 馬上
順藤摸瓜就對了
抑或遼河深藏不露什么 也未可知
3.繼續(xù)“遼”:老哈河上的黑城
山戎常擾燕人
敗了 余眾充公 入贅東胡 還有燕齊
山戎不可尋 老哈河即浮土河 卻瘦了
《史記·匈奴列傳》:
燕山有東胡、山戎
入寧城 遇黑城子
內(nèi)蒙古黑城遺址坐落于此
遺址重見 中原兵戎 設(shè)治
以及有關(guān)兄弟的情意
《塞下曲》記李廣將軍于此:
林暗草驚風(fēng),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將軍不可尋 老哈河 黑里河 流水淙淙
蟬鳴聒噪 綠葉沙響
過去的風(fēng)暴 于土墻 于高大的柳林中 遠(yuǎn)沒
寧城 古之中京大定府 已作沃土
蔚蔚田綠 遼音余緒 漸行漸隱
遼塔 佛門偈語 三思
中原文化優(yōu)渥之水 已化為田肥草綠
心靈 扣問仆仆風(fēng)塵
帶來三分惋惜 帶走四分嘆氣
英雄譜的歌 幸福與悲傷膠著
阿保機(jī) 蕭燕燕 遼圣宗……
難以啟齒卻不得不重提
遼中宗曾經(jīng)關(guān)押過北上北宋徽欽二帝路此
后來未知雪恥 這里也化作一片焦土
沒了刀光劍影 隱了風(fēng)花雪月
老哈河 寧城 悉心地聽著
為大地激情抒寫過中原文明碾過戰(zhàn)火的歌
上一篇: 秋歸
下一篇: 水歌(組短詩)珠江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