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分的奇遇
來源:作者:于向陽時間:2013-07-15熱度:0次
2011年在中國散文家網(wǎng)通過發(fā)貼認識了北京的作家趙春華老師,他是中國散文家網(wǎng)原創(chuàng)文學的版主,他的作品很多,大約有幾百萬字吧,其中詩歌、散文、評論寫的都很精彩,在2012年夏天,他說要到青島來度年假,因為他的女兒給他找了一個青島的女婿,他要來青島認親家順便休年假,在他來青島的期間,我們?yōu)樗e行了兩次聚會。他也因此成了我們藍月亮文學社的好朋友!由于他經(jīng)常在我們散文隨筆論壇發(fā)貼,也就成了青島藍月亮文學社北京籍的成員。
2013年5月1日,我去北京看望兒子,順便去趙春華老師的老家——北京的西山參觀了一下,那是一個擁有10間房子的四合院,院子里可以停車,房子已經(jīng)裝修好,可就是沒有人去住。我與趙春華老師談起:“西山的新房子完全可以舉辦我們中國散文家協(xié)會的創(chuàng)作學習班,” 趙春華老師很同意這個觀點。我們把這個想法和中國散文家網(wǎng)的趙天鵬老師講過,可惜沒有得到響應,也許我們藍月亮文學社舉辦學習班的時候會住在這里。
2013年夏天來了,我代表我們藍月亮文學社再次向趙春華老師發(fā)出讓他來青島避暑的邀請,他答應我們在2013年7月6日到達青島,住8天,7月13日返回北京。他在電話上突然告訴我:“我們青島的女親家認識您,您們在一起在李滄工作過,7月6 日在青島火車站您們會見面的!”
一句話激起千重浪,歲月沉香,無論日子過得怎樣平淡,總會有一些生活的細節(jié)漾起漣漪,總有一些記憶馨香滿懷,我在追溯著四十年前的往事和朋友。
我在李滄工作的日子是1973年,那是我剛剛從農村插隊返回青島的日子,那年我才23歲,是青島商業(yè)局從農村召回第一批400多名老知青安置在各個商業(yè)零售點工作。
我喜歡文學是60年代的事情,從農村插隊到回城,我的詩歌,小說、散文創(chuàng)作始終沒有中斷,在70年代,四流中路有一個滄口文化館,白云翔老師在那里主持文化創(chuàng)作工作,在文化館的對面,有一個展示業(yè)余詩人作品的玻璃長廊,里面有紀宇、劉輝考、歌星、錦河,王兆青、藍曉強的詩歌。我也把我在農村創(chuàng)作的詩歌投稿給白云翔老師,誰知,白云翔老師選了幾首連續(xù)刊載,并讓我隨時投稿,記得我還有幾首詩歌被譜上曲子由文化館演出隊演唱,其中還有一首《四屆人大放光芒》由孫恩正老師的譜曲。我們還在滄口文化館出版了青島市最早的一期鉛印的詩歌集《祖國頌》,是1973年出版,是我去找高小巖老師提的封面字,在青島印刷廠印刷的,那本書、我至今珍藏。
我在想:趙春華老師的親家,肯定是愛好文學的朋友?70年代的滄口文學創(chuàng)作班有許多朋友和我都認識:韓叢文,國紅衛(wèi),劉文濱、聶川,孫洪禮、劉大克還是袁曉華、秦愛青等等許多朋友?他們現(xiàn)在都在哪里啊!都應該是六十歲以上的朋友了。
北京的動車縮短了青島與北京的距離,僅僅5個半小時,從北京南站開來的動車就到達了青島火車站,我與藍文學社的陳怡霖老師前去火車站接站,在約好的見面地點廣西路的新華書店門前,終于見到了北京的作家趙春華老師,在他是身邊,有一個身材高大裝束文明的男士和一個身材嬌小美麗的女士,也許這就是他的親家,看這二位的年紀卻不象六十歲左右的老人,也許是工作的環(huán)境舒適和注意營養(yǎng)和美容原因,怎么瞧也要比我年輕十歲。
“向陽,您還認識我嗎?”那嬌小美麗的女士的問話是我大吃一驚:聲音是那樣的熟悉,就好象在眼前,但是,她是誰呢?我驚異的猜想!
我常暗自嘆息,人生如茶,濃了,淡了。生活的沉重,使我們沒有了當初的激情,也少了很多浪漫的情趣,眼前隨著歲月的流逝已度過40多年的朋友,是那種靜靜的,淡淡的,澀澀的,又溫柔的感覺在耳邊喚醒著我。
“您原來在哪里工作?”我問,“我在滄口商業(yè)局保健站,”她回答。
“您是翟玉慧,”“是的!”我們兩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
原來,我們都是插隊濰坊的老知青,在1972年12月10日一起被青島商業(yè)局招工回到青島,我分在滄口飲食服務公司,她分到滄口商業(yè)局保健站。在滄口商業(yè)局保健站不遠處,就是滄口文化館的詩畫廊櫥窗,每當新的一期詩歌稿件更新,我總是在詩畫廊櫥窗前認真品讀那些朋友們的作品,也為我的作品在詩畫廊櫥窗展示而高興,欣賞完畢就溜達到商業(yè)局保健站去找一同插隊回青島的朋友聊天,喝水。在1974年春天,我調動工作到了市南區(qū)的飲食服務公司,由于工作原因,就很少去滄口文化館和找滄口的老鄉(xiāng)聊天了。轉眼間四十年過去了,翟玉慧同學還能記得我、認出我來,也真讓我感到愧疚,我想起了濰坊回來的在滄口就業(yè)的許多知青朋友:“張建華,張開亮、丁立照,王秉永等,還有臨朐的劉宗國,成根榮,招遠的許國衛(wèi),溫勝利,都是社會活動力非常強的人,可是現(xiàn)在王秉永、成根榮、溫勝利都已經(jīng)離開了人世,去了天國。”可見人生如夢,轉眼百年。
我相信命運,也相信緣分,也許:北京的作家趙春華老師命中注定是我們前世今生的朋友,也許,我們藍月亮文學社的朋友是我們命中注定要經(jīng)常在一起的朋友——
今天7月13日,北京的作家趙春華老師結束了他的青島之行回北京了,我沒有去車站送他,我知道,他的親家一定會去車站,他們有許多許多的話要說,孩子,孫子,還有許多的囑托。而趙春華老師、我們每天都會在網(wǎng)絡論壇見面,把時間讓給他們的親人吧!
歲月象把無形的刀,把我們從同一個平面切割開來,分散到不同的平面里;而且,還把我們雕琢成不同的類型,讓我們在各自的圈子里度過每一天。
這次趙春華老師來青島最高興的一件事情是見到了他的親家翟玉慧同學。我知道她生活得很美好,這就足夠了,我在內心深處默默地真誠地祝福,祝福她們永遠健康快樂。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