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茶的傳說
來源:作者:于向陽時間:2013-05-14熱度:0次
在公元719年——756年,唐玄宗李隆基的寵妃,小字玉環(huán),道號太真。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人。養(yǎng)于叔父楊立家。善歌舞,通音律,聰明過人,身材豐腴,姿容絕代。始為玄宗子壽王李瑁妃,召入宮中,深得玄宗寵愛。天寶四載(745)進冊為貴妃,姊妹皆有才貌,分別封為韓國、虢國、秦國夫人,出入宮掖。堂兄楊釗,賜名國忠,升任宰相,權傾朝野。貴妃兄妹使玄宗耽于聲色享樂,不理朝政。天寶十四載(755),安祿山以誅楊國忠為名,發(fā)動叛亂,玄宗無軍可調,出逃四川,行至馬嵬驛(今陜西興平西),士兵不行,誅殺楊國忠,玄宗被迫賜楊貴妃自縊。
各位看官有所不知,這一段只是歷史的記錄,實際上是當時太監(jiān)高力士用調包計瞞過了兵變的將領,把一個無辜地和楊貴妃長的極其相似的宮女做了犧牲品,楊貴妃被悄悄地藏在民間,她和2個貼身宮女一起連夜送到嶗山華樓山的一個密室。下面是來自嶗山民間的一段傳說!
由于連續(xù)兵亂的驚嚇的長途跋涉,楊貴妃病了,終日茶飯不思,昏昏沉沉,她腦子老是回憶著可怕的兵亂那天的一幕:“貴妃無罪?。 被实酆鋈蝗绾鸬亟谐?,聲音很凄厲,每一個聽到的人都有凜然之感。
“陛下,貴妃誠然無罪,但將士已殺楊相公,貴妃仍在陛下左右,陛下審思,將士豈能心安?臣以為,今日之事,只有將士安,陛下亦安——”韋諤朗朗地說出,他和高力士配合得很好,都著力于保全皇帝。
“換衣服、趕快,”楊貴妃自己后來也不明白又發(fā)生了什么,迷迷糊糊地跟著護衛(wèi)張云真來到了嶗山??蓱z沉魚落燕之貌的皇娘娘現(xiàn)在變的枯瘦如柴,隨貴妃娘娘來嶗山的貼身護衛(wèi)張云真急忙傳密信給高力士,高力士一看,臉色大變。隨即修書一封,讓張云真去請當時的神醫(yī)藥王孫思邈,由于孫思邈已經故去,他的兒子孫健也是當時的名醫(yī)了,他不敢怠慢,連夜趕望嶗山醫(yī)治。
護衛(wèi)張云真和孫健連夜趕到嶗山,孫健看到一個民婦打扮的姑娘躺在土炕上,“這難道是當年的楊貴妃嗎”?從臉上看、她沒有顯著的病象,但生機懨懨,兩目緊閉,問宮女,宮女回答:‘貴妃娘娘在一天中,大部時間在床上,偶然起來,可是,起來一個時辰,便覺精神不濟,躺下,睡著半個時辰,會醒,醒來,精神便轉好了,但是,若睡著的時間久了,又會有夢魘而惴然,不時的大叫和說囈語。不思飲食,頭痛難忍’
從脈象看:娘娘脈象細微,乃肝火日盛不下,攻心傷神、心脾不足、肝陽過盛所至,如此下去,只怕是時日不長了。孫健看吧,沉思片刻、開出一方:“酸棗仁1兩、柏子仁4錢、生龍骨3錢,朱伏神4錢、天麻4錢、生珍珠母一兩、蒼耳子3錢、全蝎3錢炒槐米3錢、豆鼓4錢、木香3錢、白術3錢、生雞內金4錢、水煎2遍、分2次溫服。
天竹黃6分、人參5分、琥珀6分共為細粉,分二次沖服!
果然是神醫(yī),娘娘服藥后,精神大有好轉,但卻經常頭痛,見風落淚。孫健又給娘娘換了幾服藥,效果不大。幾十服藥吃下去,連神醫(yī)也感到棘手了!
煩悶之時的一天,孫健走到北九水,但見周圍山峰峰覽疊翠,云霧繚繞,九水曲曲彎彎,沿山而下、清澈見底,如九條臥龍、真是一派神仙境地。猛然,他看到山上綠樹層中,有有道長和幾個道童在采摘一些樹葉?!八麄冊诓蓸淙~做什么啊?他好奇地走上前詢問。”
一個道長向他迎來,道長說:“此樹乃我們先師張果老點化,為道家專用藥材,此樹葉加上山泉水可以明目、清心、療百病,延年益壽。我們道長讓我們喝此水,煮米飯,采下樹葉曬干后做我們鋪的褥子,睡覺的枕頭,好處、用處可多了!”“真的”神醫(yī)孫健眼中一亮,他摘下一片樹葉放在口中嚼碎,有點澀苦,味重厚醇?!昂盟幉摹?,他掏出身上帶的銀子,買下了道童們采集的全部樹葉。讓他們幫助背回了華樓山的密室。
回到華樓山,讓道童指點一下樹葉的曬制方法,便跟了道童去那山頂上的道宮拜見主持道長,只見道長須發(fā)飄逸,神氣昂然。神醫(yī)孫健急忙上前施禮:“拜見老神仙”、道長一伸手,孫健就感到一股無形的大力向他撲來,但只是阻止了他的跪拜。蒲團上,老道長和孫健談起了長壽卻病之道。談到孫健的先父孫思邈已經仙去,老道感慨了一番“此樹葉,乃嶗山神茶也: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清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BR> 老道長談到“唐末劉貞亮倡茶有"十德"之說,"以茶散郁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yǎng)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飲茶使人恭敬,有禮、仁愛、志雅,可行大道?!?BR> “聽老職僧一偈: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禪,釅茶三兩碗,意在攫頭邊。一仰山慧寂是溈山靈祜的嗣法弟子,師徒二人共同創(chuàng)立了禪宗五家中的溈仰宗?;奂耪J為,不須持戒,不須從禪,唯在飲茶、勞作。
老道繼續(xù)說:道法自然,修道在飲茶。大道至簡,燒水煎茶,無非是道。飲茶即道,是修道的結果,是悟道后的智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順其自然,無心而為,要飲則飲,從心所欲。不要拘泥于飲茶的程序、禮法、規(guī)則,貴在樸素、簡單,于自然的飲茶之中默契天真,妙合大道。”
哈哈:老道又說:神茶治病,你家父的《千金方》中就有記載,那是他云游至嶗山和老衲談的:“用茶葉裝枕頭可明目、清心、療百病、延年益壽?!?BR> 孫健聽罷,心中茅塞大開,急忙再三感謝,謝罷,又走至禪堂,后院??吹降篱L們用的臥具,用膳、喝水都與神茶相關,結合自己的用藥,他初步有了一個新的治療方案!
話說孫健回到華樓山,讓護衛(wèi)張云真找村民借一口大鐵鍋,將神茶放在水中煮沸,然后讓貴妃娘娘坐進一個大木捅,將水和神茶一起倒入,名曰:藥浴。讓宮女去取北九水的泉水,燒至8成開,泡神茶入內,讓娘娘飲用。
讓宮女把曬干的神茶,加上神曲,磁石,人參。靈芝,放在娘娘的枕頭、被褥中充填。
三天,娘娘的頭痛已經消除,十天,娘娘的病癥已經全部消除。
古人評云:孫健此時治病,全靠藥王孫思邈的經驗醫(yī)書指點,由于孫思邈在醫(yī)學上的杰出成就及其崇高的醫(yī)德醫(yī)風,使之深受我國歷代人民的愛戴,其影響歷代相傳,經久不衰。千百年來,用來紀念他的廟宇遍布各地,尤其是在他的家鄉(xiāng)耀縣,早在唐朝后期就在城東藥王山為他立祠。此后宋、金、元、明、清各代在那里陸續(xù)增建了藥王廟,并建有碑亭、石刻等?,F(xiàn)在明朝建的藥王廟保存完好,廟內有“孫真人”居住過的石室太玄洞,洞外亭內有明刻《千金寶要》、《海上方》石碑。相傳當年孫思邈洗藥用的洗藥池和他親手種植的柏樹還完好無損。這些中華文化的寶貴遺產深受海內外炎黃子孫的珍愛。每年二月,人們都在藥王廟舉行儀式,隆重紀念和緬懷這位名垂千古的偉大醫(yī)藥學家。當然、也只有他兒子孫健繼承了他的衣缽。
話說貴妃娘娘病愈,再也不思那宮殿中的權貴生活,她謝絕了皇帝秘密接她回宮的手諭,在嶗山華樓宮過起了修行悟道的生活,每日在山里采茶,品茶。和山農交談。把后來高力士秘密送來的宮女都讓護衛(wèi)張云真協(xié)助找民間的男子予以完婚,并且把神茶的使用和品嘗方法教給民間百姓。說來也怪,綜觀嶗山的歷史,自唐朝以來從來沒有瘟疫的流行和爆發(fā),嶗山的姑娘皮膚細膩、美麗。這恐怕與神茶的功勞分不開的。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