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楝樹下的清涼世界
夏天到了,炎熱時刻伴隨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很多人害怕炎熱,埋怨炎熱,甚至詛咒炎熱,但是,想起小時候,炎熱似乎是一種快樂。特別是樹蔭下的午餐、午休,那幅樹蔭下水墨幽深的畫卷永遠(yuǎn)鑲嵌在我的腦海,也成了我揮之不去的鄉(xiāng)愁。
那個時候,沒有人家有電風(fēng)扇,更別說空調(diào)了,唯能讓人納涼的就是門前的那棵大楝樹。那個時代真所謂“交通靠走,治安靠狗,納涼靠抖,傳遞靠吼。”大楝樹長得枝繁葉茂,亭亭如蓋,每片葉子嬌嫩欲滴,嫩得都要擠出水了。樹上還掛滿了棗子,一串串如珍珠,晶瑩剔透。太陽的熱光無法穿透樹葉,似乎所有的熱火都被大樹吞下去,像空調(diào)一樣,給樹蔭下的我們“吐”出絲絲涼爽。到了午餐時候,爺爺總會把樹蔭下打掃干凈,擺好桌子和凳子,母親把弄好的白面餅、瓜湯端到桌上,我們幾個小孩搶著夾菜,吃得津津有味。爺爺總是讓著我們,把好吃的留給我們。一大家七八口人團(tuán)坐在微小的桌子邊,談笑風(fēng)生,其樂融融……
吃飯的時候,爺爺還給我們講故事:地主家如何剝削,地主婆子如何兇狠,地主家的狗如何瘋狂,爺爺在地主家當(dāng)長工時被狗咬了幾次。八路軍如何打漣水,遍地死人堆子,血流成河。西莊頭王三爹家又開墾了一塊荒地,還挖了兩個清朝時候的碗碟……我們個個等著爺爺?shù)南掳?,聽得醉迷迷的。爺爺?shù)墓适旅钊M生,耐人尋味,今天仍然記憶猶新。
更熱鬧的還要數(shù)樹上的蟬。它不知是不是眼饞我們的吃飯,“知了,知了”地叫個不停。它的叫聲清脆悅耳,婉轉(zhuǎn)悠長。天氣愈熱,蟬叫得愈兇,互相比賽似的,一浪高過一浪。有了這美妙的音樂更能增強(qiáng)我們的食欲。有時候,蟬還在餐桌上灑下一陣蟬尿,弄得全家人措手不及又無可奈何。還有我家那只小花狗更是可愛,不肯離開陰涼處,總在桌邊轉(zhuǎn)悠,貼著我們的腿邊蹭來蹭去,眼睜睜地盯著我們嘴唇。
雖然沒了太陽的暴曬,但是,還缺少一絲涼風(fēng),難免還有些熱燥。爺爺看到我們臉上有汗珠,拿起手里的芭蕉扇,不停地給我們扇風(fēng)。陣陣微風(fēng)吹到臉上,那股愜意自不必說。爺爺手一停下,小弟弟就喊起來了,催爺爺繼續(xù)用勁扇。記憶里爺爺芭蕉扇下的微風(fēng)還是那么清涼,爽心。
午飯后,正是太陽當(dāng)頭,樹蔭下午休也是最舒心不過的。爺爺挪動桌子,把柴席鋪在地上,將板凳放倒當(dāng)枕頭。我們幾個橫七豎八睡到上面。不管蟬鳴的聲音有多激烈,不管樹蔭外的陽光多么毒辣,幾分鐘功夫,我們便呼呼入睡,進(jìn)入夢鄉(xiāng)。直到太陽曬到屁股的時候,或者爺爺?shù)拇吆?,我們才懶洋洋地爬起來,揉揉惺忪的眼睛?/span>
太陽偏西的時候,我拿上爺爺?shù)牟菝?,背上草簍,爬上牛背,跟著爺爺后面到西大荒放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