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VA无码中文字幕电影,粉嫩AV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王玥,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壯哉,三峽!

來源:作者:馬艷時間:2019-03-29熱度:0


人們說:長江三峽,是你一生不得不去的母親河。

當(dāng)踏上游船,站在甲板上,倚靠著護欄,吹著春日微涼的江風(fēng),呼吸著濕潤清爽的空氣,看青山秀水畫卷緩緩從眼前流動,我的內(nèi)心是無比激動的。一些游輪、貨輪、巡邏軍艦從我們的游船旁邊經(jīng)過,一些游客向另一個游船上的人們揮手呼喊,對面素不相識的人也便舉手齊聲呼應(yīng),于是江面上傳出一陣熱鬧歡樂的笑聲。

江上薄霧裊裊,朦朧飄逸。岸上樹木茂盛,山峰陡立,絕壁峭聳,奇石嶙峋,被一層薄霧包裹;對面的峰巒重重疊疊,隱在霧中。溪水在刀削般的峽壁間沖撞,發(fā)出泠泠回音。低矮斑駁的傳統(tǒng)民居土墻灰瓦,新建的馬頭墻建筑錯落有致,在林木間時隱時現(xiàn)。有人居住的地方,??吹桨肷窖蚪呌幸欢讯咽龅膲?zāi)梗瑝烆^上插著一束束五顏六色的紙錢。山上長滿野花雜樹,時而傳來鳥鳴啾啾,一片清脆聲;時而又見烏篷船靜臥江邊,或有小羊羔跳躍輾轉(zhuǎn)于江邊山石之上,一幅靜謐的村居山水畫卷。讓人領(lǐng)略到峽江人民順應(yīng)自然又不斷與自然抗?fàn)?,?zhí)著營造美好生活的頑強個性。

西陵峽的急流險灘不見了,代之以寬闊平緩的水面,雖然我們的船是逆流而上的,也不用費什么力氣,似乎是先前桀驁不馴的野馬被馴服得非常溫順,而水還是那樣清,山還是那樣翠。

在一處山水紆曲、風(fēng)光秀麗的山巖上,刻著陳毅元帥的詩:“三峽天下壯,請君乘船游?!鼻Ю锝辏瑑砂对厨Q,這樣的肅穆,這樣的壯麗,觸動了多少人的感懷之心,惹了多少人的淚水沾濕衣裳!

1960年劉白羽在《長江三峽》中寫道:“如果說瞿塘峽像一道閘門,那么巫峽簡直像江上一條迂回曲折的畫廊?!薄拔髁陯{比較寬闊,但是江流至此變得特別兇惡,處處是急流,處處是險灘。船一下像流星隨著怒濤沖去,一下又繞著險灘迂回浮進(jìn)。最著名的三個險灘是:泄灘、青灘和崆嶺灘?!?/span>

千百年來,人們贊美長江,贊美三峽,文人墨客更是留下華章無數(shù)。我便記起李白的那首《早發(fā)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表樍鞫?,行船輕如無物,何況詩人剛獲釋放充滿了豪情和歡悅。

舊時西陵峽灘險水急,礁石林立。崆嶺峽內(nèi)有一小段叫黃牛峽。有一首民謠說:“朝發(fā)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笔钦f這段江流水急,暗礁多,木船行駛,十分吃力,又要時刻小心謹(jǐn)慎,所以行駛速度很慢。于是,走了好幾天,黃牛山依然在視線之內(nèi)。如今,峽內(nèi)河道經(jīng)過整治之后,惡浪不再,船只暢行無阻,如履平川。

在胡金灘碼頭左拐,與三峽人家景區(qū)擦肩而過。在三斗坪鎮(zhèn)下游輪,來到三峽神牛文化廣場休憩吃飯。廣場的名字因大禹治水、神牛相助而得名。

洪水猛于獸。神牛助禹開峽的傳說,像其他開三峽的傳說一樣,也是人們對征服大自然的美好想象。開山不止的老黃牛,象征著人民的忠厚樸實和改造山河的偉大力量。為了紀(jì)念黃牛助大禹開峽成功,人們便在黃牛巖下建起黃牛廟,廟內(nèi)有祭祀大禹的禹王殿。

廣場圍墻上用黃漆在石板上寫有工整的楷體毛筆字《黃牛峽廟》《黃牛峽贈別》《黃牛神贊》等古體詩,還有土城鄉(xiāng)人黃世堂作的詞賦《三峽黃牛賦》。

傳說黃牛助大禹治水,功莫大焉。今人歌頌黃牛開拓奮進(jìn)之功,并創(chuàng)作了三峽百牛壯麗畫幅,使之成為奉獻(xiàn)精神的楷模。

次早簡單吃過早飯,登上大巴,駛往大壩景區(qū)。

 景區(qū)大門內(nèi)新式四級蒂森克虜伯電梯載著眾多游客一直通往山頂?shù)膲訋X。安裝電梯的山坡上裸露著黃土,低矮的樹木盛開著粉紅色、玫瑰色的花朵,俊俏而清純,溝溝坎坎、坡頂谷底,層層迭迭,與地上的綠草相間,真像一面絢麗耀眼的大地毯,莫非是美麗天仙的巧手織就?吸引著游人的眼球。雖然工作人員一再提醒注意安全,我還是忍不住連連拍攝。美女也要悄梳妝,江南的美,是由勤勞的江南人創(chuàng)造的,天道酬勤,大自然也以它的無窮魅力報答勤勞樸實的江南人。

山頂噴泉瀑流、花木扶疏,游人如織,好一派園林風(fēng)光!一本巨大的鐵書雕塑,上面是三峽工程的有關(guān)介紹。這本書象征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而今這本史書已經(jīng)翻到三峽工程這一頁,三峽工程的興建給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后,還將創(chuàng)造更多、更大的奇跡,翻開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新篇章。

壇子嶺因其山體形狀酷似四川人做泡菜的壇子倒扣在山頂上而得名,壇子嶺景區(qū)是國家首批AAAA級景區(qū),也是三峽壩區(qū)最早開發(fā)的景區(qū),大壩建設(shè)勘測點,海拔262.48米,是觀賞三峽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不僅僅能欣賞到三峽大壩的雄渾壯偉,還能觀看壁立千仞的“長江第四峽”雙向五級船閘。五級船閘全長6442米,寬300米,擁有2條航道,5個梯級,10個閘室,每個閘室長280米,寬34米,最小水深5米,上下游水位落差113米,輪船通過需要4小時。壇子嶺的壇體四面是一組大型銅板浮雕。正面是三個雄壯的男性攜手在水流中旋轉(zhuǎn),形同水輪機渦殼,表現(xiàn)了萬物以水為生的強大力量。其上為虎,下為鳳,表達(dá)出三峽工程的地理與文化背景,大禹手持鐵鏟,顯示中華民族治水的悠久傳統(tǒng),現(xiàn)代男人手持三峽基石巖芯,象征現(xiàn)代水能利用的科學(xué)觀念。有傳說中幫助大禹治水,后來化為巫山十二峰的十二位仙女,還有傳說中黃牛助大禹治水合力開峽的景象,等等。浮雕場面十分悲壯,旨在表達(dá)在大禹精神的鼓舞下,炎黃子孫前仆后繼,治理三峽水患。長江三峽的治水歷史,就是一部華夏子孫戰(zhàn)天斗地的英雄史詩。

走下壇子嶺,去往截流紀(jì)念園。一路上只見山坡、路旁植滿彩色綠化樹、花木扶疏,在雨霧里顯得整潔多姿,一幅江南煙雨秀麗景色。

截流紀(jì)念園,一座紀(jì)念性和休閑性相結(jié)合的公園。坐上觀光車去往大壩,看到園中的“定江石山”,煙霧繚繞,猶如一座座小巧的石山。原來它是由一個個巨大的截流石組成,因作為截斷江水的拋投物而得名,單個截流石重達(dá)28噸,是一個四面三角體,拋入江底后不易沖走,可有效提高垅口封堵速度。

站在185平臺眺望巍巍大壩,只覺它似一座幾十層高的大廈矗立在朦朧的雨霧里,它靜靜橫臥在平靜的江面上,如一條巨大的臥龍,橫臥在兩山之間,雄偉壯闊,讓人震撼。它創(chuàng)造了人定勝天的奇跡,成為世界第一大壩,站在185米高的壩頂,感覺自己的每一縷目光都充滿了民族的驕傲和自豪!

斷斷續(xù)續(xù)聽導(dǎo)游說著:這是正在建設(shè)中的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技術(shù)最復(fù)雜的升船機,過船噸位3000噸,輪船通過約只需半小時......放眼大壩上游是一望無際的平湖,而水位落差一百多米的大壩下游,則是非常狹窄的長江水道。世界五大截流,三峽占了三個。草地上展示著幾輛三峽截流時用過的77噸大型裝卸車,巨大的輪胎比一個成人還高。

大壩旁邊修建了幽謐龐大的游園,綠草花樹,瀑流山石,讓人愉悅。園中有一些復(fù)原三峽工程施工場面的雕塑,讓人感慨整個工程的艱巨和偉大,感嘆工程技術(shù)人員和廣大的建設(shè)者,在這里留下了多少的心血和汗水。

萬年江底石,距今已有8億年的歷史了,對地質(zhì)勘測研究有重大意義。人們可以從它身上了解長江古老的過去,讓人們站在它面前感慨世事變遷,滄海桑田的變化。淹沒線以下的大樹,截流紀(jì)念園從三峽庫區(qū)175米淹沒線以下移植了68株古大樹,20個科,33個品種,樹齡最長在200年以上。

一座座風(fēng)格各異,類型不同的橋梁飛架南北,結(jié)束了過去車輛、人員過江必須乘船的歷史。蓄水之后,三峽急流險灘消失,過去布滿急流險灘的川江航道變?yōu)槠胶o水,長江航由3級提升為1級,三峽水路貨運由此異軍突起,三峽庫區(qū)的通航條件有了較大改善,使三峽航運業(yè)迎來發(fā)展的黃金時代。

三峽庫區(qū)已形成長600公里,最寬處達(dá)2000米,面積達(dá)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靜風(fēng)光旖旎的峽谷型水庫。三峽庫區(qū)不僅可以蓄洪,并為長江流域的灌溉提供豐富的水源,也將建立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水電站,為華中、華東、西南等地區(qū)提供電力,三峽工程對庫區(qū)環(huán)境、生物、氣候和人們生活的影響非常廣泛和直接。

此情此景,讓人想起1956年毛主席寫的《水調(diào)歌頭.游泳》里的詩句:

風(fēng)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平湖。神女應(yīng)無恙,當(dāng)驚世界殊!

湖北的春天是個多雨的季節(jié),漫步在細(xì)雨綿綿、綠意融融的園中小徑,一顆心似乎沉醉在一場安靜的夢里。潮濕的風(fēng)柔軟地吹拂著細(xì)柳的長發(fā),如煙似霧,如詩如畫。春雨飄灑,絲絲縷縷,輕煙淡淡,一幅唯美畫面。雨如流淌的音樂,讓心安靜。春花在枝頭婉約婀娜,嫩綠鵝黃,叫人想起一些詩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自在花飛輕似夢。所有的草木都借著春光,借著春雨,勃發(fā)于春而繁盛于夏。我們也如這草木一樣,腳踏著每一個日子,穿越蟄伏的冬季,走過勃發(fā)的春,抵達(dá)繁榮的夏,迎接碩果累累的秋天。


    

(編輯:作家網(wǎng))

上一篇: 今生只為等你

下一篇: 心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