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庵的由來
劉勇華
新寧縣一渡水鎮(zhèn)九龍庵原始次森林自然保護區(qū),九條山脈吞云吐霧,古木蔥籠,飛瀑流泉,鳥鳴獸叫,冬暖夏涼,風景幽美,而古老的九龍庵神話的傳說和來歷卻鮮有人知。
相傳,公元1368年,朱元璋一統(tǒng)天下,國泰民安,生活在如今的新寧縣一渡水鎮(zhèn)江邊王家的大員外王有容,家大業(yè)大,家里養(yǎng)有風水先生和放牛伢崽。
話說相老先生就是王有容專門聘養(yǎng)的風水先生,相老早出晚歸,逢山瞧山,遇水探水,專門為王員外探尋龍脈風水寶地以求生龍育鳳。
經(jīng)過十余年的探尋終于在九龍山脈龍角下五米石巖洞處找到了九龍山脈龍脈之寶地,此巖洞寬約十米,懸于石壁之上,經(jīng)過仔細查看,原來是一無舌龍脈寶地,只要稍添舌頭風水就會變成出真龍?zhí)熳又L水寶地,相老回宿江邊王有容家后,就要求王員外把剛病故的父親埋于巖洞內(nèi),但又考慮到風水先生的禁忌,就要求王員外的父親埋于巖洞左側,以防埋中龍舌之地而出真龍?zhí)熳佣煜麓髞y,更為自己點中真地而瞎眼。
王員外為了不出意外,就要原來為其放牛的放牛娃為代其家守墳守孝,此放牛娃姓王名孝,單親家庭,十歲起就跟自己雙眼失明的母親王氏靠放牛相依為命。為了更好的孝敬母親又不耽擱工作,他就和母親搬到了巖洞里過穴居生活,突然一日母親急病暴亡,說也奇怪,未來得及通知親鄰其母就完全腐爛,其尸水很快就浸入到王員外父親墳邊且正在洞中央龍舌之地,王孝為了記住這個地方就用石頭做筆繞母親尸骨腐爛之地劃了一圈記號,而且遠看此圖形就形如紅色龍之活舌,活靈活現(xiàn),紅光閃閃。
再說相風水師知道此事后,知道此乃天意,就授意王員外要在九龍山脈下挑九口水塘以供龍脈寶地飲水之用,以免旱死龍種。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三年快過去了,九口水塘已挑好了八口,王孝白天練武,晚宿巖洞,人也長得威武霸氣。一天,王孝練完武后就跳到水塘洗澡,從塘底拾到一柄寶刀,爾后又拾到一柄寒光閃閃的寶劍,等刀劍練好后,又從塘里摸撿到一把弓箭,此弓箭三人都拉不開弓,王孝臂力過人僅三天就把箭練得百步穿楊,一日早晨,王孝正在巖洞外練箭,突然眼睛一亮,一只金光閃閃的野來之雞公正在用一雙爪子在抓他母親尸骨腐爛之地,情急之下,他搭箭上弓,“啪”一箭射擊,雞身一閃不見了,箭也不見了,王孝甚感奇怪之極。這也許就是“野雞化爛墳”典故的來由,預示家道隆昌,要出大人物了。
再說朱元璋,一早起來早朝,各級大臣跪呼“萬歲”之后,突然“嗖”的一聲,一支利箭正射在龍椅之上,嚇得在場文武百官和朱魂飛魄散。朱龍顏大怒,剛開始以為下面臣子所為,立即安排軍師劉伯溫等徹查此事,重新演繹了“杯酒釋兵權”的故事,劉伯溫看看天象,掐指一算,算出湘西南邊陲九龍山脈中王孝所為,即派人捕殺,在捕殺王孝過程中,王孝斬殺猛將無數(shù),血流成河,至今九龍山上都流著銹跡斑斑的血水,終究寡不敵眾,身受重傷,他搖身一變變成一條金龍一頭跳進水塘之中,只見水塘鱗光閃閃,龍尾掀起一陣又一陣排山倒海的潮水,官兵淹死無數(shù),但源源不斷的兵將,終將王孝逼到了第九口塘里,可第九口塘未峻工屬旱塘,龍離開了水,官兵主帥手起刀落,王孝變成的龍身終于被斬殺。
斬殺天子之身的王孝后,天庭大怒,雷電交加,一個雷炸在九龍山脈背后東安境內(nèi)的山坡上,頓時山坡削去了一嶺,此地后來取名“雷劈嶺”,山石土方劈到了九口塘里,堆成了小山堆,就是現(xiàn)在新寧縣一渡水鎮(zhèn)江邊王家一帶的九拱十八堆,九龍山脈左右側的山竹,一夜之間全爆斷開了,臭熏撩人,據(jù)傳這是王孝的兵卒之身,倘若王孝不以弓箭射野雞,等水塘完工之日,再起義兵,朱就沒近三百年的帝業(yè)了,斬殺王孝后,九龍巖洞也被雷公劈出一塊平地,王有容為贖探尋龍地之罪便在這塊平地上修建了庵院,相老風水師便金盆洗手,剃發(fā)為僧在院內(nèi)閉門修道最終修成正果,這就是如今九龍庵院石碑刻的相老和尚人生結局。
九龍山脈一帶自從有了庵院后,這里香客絡繹不絕,百許百靈,久而久之這九龍山脈便有了它名字,就叫“九龍庵”。
通訊地址:新寧縣一渡水鎮(zhèn)雙禾村魚志組
郵編:422714
電話:1333262xxxx
QQ:3094096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