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暇時光,喜愛釣魚,不戀俗塵偏愛景;
席坐湖畔,垂桿放餌,靜賞魚嚼桃花影。
幼時在水城的大河邊,常見一耆艾一魚桿,一煙斗一棕衣;青草邊細縷煙,魚兒起蕩秋千。
那時年紀雖幼,亦存臨境羨魚之念。遂巧制一桿,學著模樣,靜盯水面。魚兒卻只顧閑情信步,嬉戲追逐,對誘餌卻假裝不見,氣慘!氣慘!
一晃四十余載,從懵懂羞澀到算珠縱撥,未常握桿釣魚。記得在晴隆大廠銻礦區(qū)下分隊的那年桃花恣意盛開的春分之時,“桃花流水鯽魚肥”,相約二、三人,來到河邊、布下魚窩、抽出魚竿,鯽魚一條接著一條咬著魚鉤,騰空躍出水面,欣喜不已。“斜風細雨不須歸”,直至炊煙升起,雨后的玫瑰色晚霞漸隱,才不舍地離開。值此佳境,加之滿滿的收獲,便漸漸愛上了釣魚。但數(shù)次“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后,便開始了琢磨其中的奧妙,鉤頭香餌,弓桿綸線,可謂之下足了功夫。當技藝漸漸提升,漁獲歷歷可數(shù)時,才駐足凝思,方知釣魚與自然法則是如此地相依相通,讓我醍醐灌頂?shù)膮s是心靈享受到的靜謐。
走出鋼筑泥澆之城,車窗外的青岡樹疾馳而過,穿過金黃的油菜地,或是“兒童疾走追蝴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的畫面偶入眼簾;又或是“紙鳶上天線扯斷,漠漠羌天只有云”的佳境。心想放下魚竿,再無旁騖,與之追逐,然呼之不應、喚而不答,只好移步河邊。
魚兒光顧甚好,能解一番饞癮;如若不睬,則美美地欣賞魚浮在水面盡情飄逸,與河草水石、與鱗光倒影,與朝月夕陽,交相印映。自然的恬靜透過脈絡,沁入骨髓。
垂釣之途,不乏意外之喜,如“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又如“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或是看著飄逸的雨,溫柔地灑在葉上,匯集成珠滑入水中;或是看著縹緲的云,緩蕩地繞在山間,聚散為雨絲落入村舍。自然的美妙,這一刻,淋漓盡致。
偶遇冬季的殘荷,誰料想在這寒風搖曳之下,深厚的淤泥中,蘊藏著無限的生命;待到春暖花開,尖尖的小荷之上,立著一只調(diào)皮的或火紅或青黃的蜻蜓。
不適合的天氣,未盡人意的釣位,雜魚的輪番進攻,就如煩躁的世界、鼎沸的人聲,紛擾與糾結(jié)。就看你如何取舍——堅持則意味著與喧囂抗爭;移步換位便可迎來些許平靜。
我不喜歡嘈雜的喧鬧和麻木地服從,時而選擇換位,時而放下魚竿。走進山林,與挺拔的杉樹、青岡樹比肩接踵,與熟透的紅籽母、雞屎泡賽甜品味,或許這些都還不夠,采摘一朵不知名的野花,于寧靜的山野中,聞一聞那生命的奇香。
斜風細雨時,垂釣于安順虹山水庫邊?!凹瘟赕i玉簾,笠翁慕魚情悠然,獨酌垂釣歡”。銀杏樹下,見一老翁專心守著魚竿,駐眼看鉤不移手。原本想探下魚情,再定是否作釣,沒成想他頭也不回,問他亦然良久不開口,正所謂“怕得魚驚不應人,又恐魚雁偷竊時”。余乃匆匆下桿,卻不見浮漂點頭,尚未來得及欣賞草木倒影之翩翩起舞,乃便草草收竿。返回時,在老翁身邊駐足一刻,只見他一尾接著一尾,神情專注,動作雖緩卻不失協(xié)調(diào)。
后仔細回味,一樣的天氣,相同的釣位,他卻能頻頻上魚。細細思來,關鍵失在了一個等字上,敗在了心靜與否中。
“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管他春夏與秋冬”,漫漫的垂釣路,于靜僻的山野中學會了屏蔽俗外的雜音,以求平靜內(nèi)心,也漸漸地打磨了鋒利的棱角,成就了別樣的人生。
魚有魚路,你不是魚,就不懂得她的俏意,就不識得她的脾性。她自在地游曳、懶懶的煽情;她不識騰達利場、不迷天籟魔音,反卻畏懼了你的平靜。在你急躁難耐、神情恍惚時,其實她就在你的面前,聞著你的餅餌,只是哪怕一刻或是一秒,你再也不能等;你走之后,她便呼朋引伴、便歡呼雀躍、便吞下饞餌,還得意地躍出水面,激起一朵朵浪花,隨著浪花而散去的,便是你的煩躁與懊悔。
你想釣魚,其實魚兒也在釣你。這是心靈的碰撞,更是與大自然的真實對話。自由的魚,不管是馳騁放蕩的江河,還是困于半畝方塘,一擺一動、一顰一笑,都是她的私語。要走進她的內(nèi)心,才能讀懂她的含蓄。別再小瞧了她的智慧,不要低估了她的渺小,她能看懂你的渴望的眼神,她能感知你心跳的頻率和復雜的心理。放下心中萬般的躁動,靜下心來,和她成為知己,猶如清泉山澗中深吸的一口輕氣,再釋放血液里所有的毒素,這般地暢快淋漓、這般地陶醉自然。和她每一次的見面,都當作是一次生命的際遇,些或是相伴了一位無話不說的閨蜜。
感謝自然的恩賜,在斑斕的生命長河中邂逅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