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VA无码中文字幕电影,粉嫩AV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王玥,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芒種

來源:作者:劉連營時間:2018-06-10熱度:0

芒種,是在布谷鳥陣陣勤快的呼喚聲中到來的,是在人們爭分奪秒的收與種中到來的,看似和城市無關的這個節(jié)氣卻關乎著城里人的飽腹與生存,芒種是屬于每個人的季節(jié)。

在我的記憶里,芒種到來時是一年當中最忙碌的一段日子,忙到什么程度,連我們這些讀書的學生們也要合上書本暫時停課跟著大人們忙上好多天呢。關中平原每年的6月是小麥收割的季節(jié),上年秋天種下的麥子終于迎來了豐收的日子,可是要把這些沉甸甸的麥粒割下來,曬干揚凈,再裝進糧袋交到國家的糧庫里談何容易,于是乎,一場全民動員人人參加的麥子大搶收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那個年代,農村的生產組織分為三級管理,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生產小隊,農民不叫農民而叫生產隊員(還有一個稱呼叫社員),我一直都認為這是一種非常人性化的名稱,溫和溫暖溫馨、平等友愛尊重的感覺是那樣濃。雖然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變革,人民公社早已成為了歷史,其所屬的生產大隊、小隊也自然解體了,但是生產隊員這個稱謂我卻一直不曾忘記。

由于那時農業(yè)生產的機械化程度非常低,麥子成熟后基本上就是靠人力來收割,面對一望無際的麥田,要在短暫的數(shù)日內僅靠生產隊來完成收割絕非易事。芒種芒種,不僅要收還要種,割完麥子緊接著就要種秋玉米,時間一天都耽誤不得。農作物有它生長的自然規(guī)律,該收時收不上來,一年的辛苦要打水漂,該種時不能及時種下去,到時候就會成熟不了,所以采用人海戰(zhàn)術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來參加割麥就成了必然的選擇,也是麥收時節(jié)農村最隆重的一件事情。

這時候,農村以外的人們都行動起來了,不僅僅是我們這些當學生的,大小機關的干部們,企事業(yè)單位的職工們,駐地的解放軍官兵們都加入到了搶收麥子的隊伍中來了,那是一幅何等壯觀熱烈的麥收畫卷??窗。鹄朔瓭L的麥田里從早到晚到處都是彎著腰在割麥的人們,這是一場體力與毅力齊比拼的博弈賽,也是一幅歡樂與幸福相交融的舒心圖,這時的麥田就像是硝煙彌漫的前沿陣地,只見俯身潛行的身影,沒有躊躇后退的蹤跡,那剛剛還昂著頭一簇簇緊密相連的麥田頃刻間就在泛著銀白色光芒的鋒利的鐮刀沙沙鳴響中好比被打敗的敵兵成片成片地倒下去了。

生產隊把搶收大軍組成了三個方陣,城里來的人們主要是割麥子,而生產隊員則專門捆麥子,運麥子。捆和運看上去好像輕松好干,其實這才是真正的技術活。我們這些學生們只會憑著沖勁使勁割麥,那些倒下去的麥子橫七豎八匍匐在麥田里,生產隊員要把這些干透了的麥穗小心靈巧的攏在一起再緊緊扎成大小差不多的捆子,然后一層層像一座小山一樣高摞在架子車上再運到很遠以外的麥場上。有一天,我和幾個同學也想運一次麥子,誰知還沒走多遠,車子就被頃刻間傾斜散落失去平衡的麥捆帶倒了,才知道又累又難干的活并不是割麥啊。

三支隊伍各自為戰(zhàn),麥田里到處傳遞著收獲的喜悅,田埂上一面面五顏六色的旗子迎風飄揚,就像獵獵戰(zhàn)旗在給人們鼓勁加油。如雨般的汗珠,驕陽灼熱的臉龐,酸疼的脊背,干裂的嘴唇,磨出了血泡的手掌,所有這些對于辛勤耕耘勞作的生命體驗在這一刻得到了最深切的感受,似乎一下子讀懂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艱辛和不易。

忙碌的麥收日子里,只要麥子沒有收割完,沒有晾曬完,沒有全部裝進糧袋里,人們的心就一刻也不敢放松,一邊收割裝運揚場,一邊要密切地關注天象,最擔心的就是怕突然來上一場大雨,有時候早晨還是晴空萬里,說不定什么時候就突然變天了,先是一陣比一陣大的風從遠方吹了過來,緊接著天空中就布滿了大片大片的翻滾洶涌的烏云,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剎時間,就讓你領教什么是瓢潑大雨,密集的雨點兒砸在人們頭上,有點疼有點懵,可是誰也沒有躲的念頭兒,因為地里的麥子還沒割完呢,只見人們更加起勁的揮舞起了手里的鐮刀,任憑雨水淋濕了全身,這一刻人們仿佛完全忘記了從天而降的大雨,也忘記了勞累,大家只有一個念頭,快快割麥,快快搶收。

好在大多情況下,這雨來得快也去得快,時間不長,隨著頭頂上的黑云散去,雨過天晴,躲在云層里的太陽又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勞作的辛苦,好像頓時就被一場雨水給沖走了,一群中學生在大自然的洗禮下也變得更加成熟了。

芒種這段日子可以說是農村一年當中最緊張最受累的時節(jié),有一個字最能貼切地表達出這種場景的緊張和勞累,那就是“搶”。麥子要搶著割搶著運搶著曬,種也是如此,見縫插針,交錯進行。于是,辛勤的生產隊員們就像一只停不下來的陀螺,早出晚歸,分秒必爭,每天都在收與種之間不停的輪轉。關中平原是收了麥子種玉米的,這邊收獲了一季夏糧,那邊就要趕緊播下秋天里的希望,所以只要這雨不是連天下,人們并不焦急擔心。前一陣天天刮來的東南風吹熟了麥子,也把土地吹得裂出了縫,下點雨就可以給土地補補墑情,只要哪塊地的麥子割完了,你看吧,第二天生產隊員就趕著牛拖著耙犁開始翻地播種了,這樣玉米種子點下去不幾天就會長出綠葉來了。晚種一天就會晚熟一天,而種得晚了也自然要影響秋天里的收成呢。當然,在麥收的季節(jié)里,對于我們來說,無論再怎么辛苦,也不過就是幾天的緊張忙碌,僅僅只是幫助生產隊盡快將地里的麥子收割回來,可是對于他們來說,可是天天要面對忙不完的辛勤勞作,即便是忙完了讓人喘不過氣來的夏收和秋種,也歇不上幾天的消停日子就又要投入到新的一輪田間管理中去了,因為長勢旺盛的玉米已經(jīng)沒過腳背了。

那是一個讓人常常想起的年代,農業(yè)生產是真真切切地格外受到全社會的重視,尤其是每年的夏收時期更是如此。支援農業(yè),支援麥收的口號遍布大街小巷,到了這個時候,城里人都會義無反顧自覺自愿來到農村幫助麥收,城鄉(xiāng)和諧融洽的工農關系從一段麥收的日子得到了完美的體現(xiàn)。

幾十年過去了,每當芒種到來的時候,腦海里就會浮現(xiàn)出當年麥收的忙碌場面,一片片的麥穗在鐮刀揮舞下紛紛倒在了田間地頭,然后很快就運到了麥場上,金燦燦的麥粒被寬大的木锨紛紛揚揚的拋向空中漫天飛舞,風吹走了麥芒,飽滿的麥粒就裝進了糧袋里,一年的辛苦終于換來了辛苦后的好收成。

這時雖然新茬茬的麥子還沒顧得上吃到嘴里呢,可是人們的心里早就盛滿了豐收的喜悅,走在麥香飄飄的田野上的芒種啊,總是沒有辜負了人們的念想,總是給人們帶來了那么多的驚喜呢?!  ?/p>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