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使人成為完善的人。——培根
我出生在孟子故里東部最貧窮的山區(qū)之一,兒時兩三個月能夠吃上一頓肉就是很幸福而奢侈的事情,更別提讀課外書了,連見都沒見過,根本不知道什么樣子的。只有鎮(zhèn)上有個新華書店,每次從門口經(jīng)過,眼巴巴地往里瞧,沒有進去的勇氣,因為身無分文,生怕被店長瞧不起,店里面只有店長一人,從來沒見過有人進去買書。那時候能夠買得起書,在我們那地方就是有錢人的標志了。
最讓我感激和記憶深刻的就是鎮(zhèn)集市上的連環(huán)畫地攤和說書的。每當鎮(zhèn)集市時候,總有一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的大爺擺上一地攤的連環(huán)畫,水滸傳、楊家將、西游記、南拳王、方世玉、陳家洛等等應有盡有,一般兩毛錢一本。為了能夠讀到連環(huán)畫,我們幾位兒時的好伙伴商議好,經(jīng)常央求父母給點零花錢,有的一次給五分一毛的、有的一次給個兩三毛的,鎮(zhèn)上集市的時候,結伴去買連環(huán)畫,看完了自己買的,互相之間再換著看,最后再帶到教室里分享給同學們看,全班同學都看完再回到自己手中一般都是兩三個月后了。由于連環(huán)畫太精簡而短小,總是不能滿足我們對課外知識的渴求。幸好,鎮(zhèn)上集市的時候還有一老爺爺堅持說書,我們幾位好伙伴總是鉆在人堆里聚精會神地支著耳朵聽,隋唐演義、岳飛抗金等等歷史故事,聽得我們磨拳搽掌、津津有味,每到精彩處人群中不時發(fā)出陣陣掌聲,這時候老爺爺總是突然停下來拿著個筐子滿場子收錢,我們幾位好伙伴總是偷偷地退到場子外面,等他收完錢再擠到里面聽。這幾乎就是我小學和初中文化課之外的全部讀書、聽書生活了,有趣而“饑渴”的童年??!
后來,通過孜孜不倦地努力考上了全市最牛的高中,學校周圍遍布大大小小的書店,書店里面各式各樣的書搞得那時沒見過世面的我眼花繚亂,對課外書的需求也越發(fā)的饑渴難耐,每個月總要省吃儉用擠出一點生活費買點書讀。再后來考上了大學,接觸了電腦和網(wǎng)絡,這一新鮮的事物提供了更便捷的讀書機會,除了文化課的學習,剩余的時間多數(shù)沉浸在書的海洋里了,最美的時光往往過的最快,匆匆四年大學生活閃瞬即逝。
2003年年底踏上了工作崗位,工作比較繁忙,整天加班加點不斷,熬夜也變得平常,少有閑暇能夠靜下心來讀書。這樣一晃十年過去了,女兒上小學二年級了,文化課學的非常的不錯,但一直沒能養(yǎng)成讀課外書的習慣,為了讓她養(yǎng)成這個習慣,沒少給她講了大道理,也沒少給予了物質獎勵,但效果都不佳,無數(shù)個夜晚睡不著的時候我都在問自己該怎么辦,最困惑的時候想到了曾經(jīng)讀過的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第五倫傳》"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即人們常說的“言傳身教”,于是我又把我讀書的習慣拾起來了,每當下班回到家,即使身體再疲憊,也要拿起一本書當著女兒的面讀,漸漸地,女兒看我讀書讀的津津有味,好奇心漸起,也開始摸起課外書去尋找書本里的奧妙了,為了更加激發(fā)她讀書的積極性,我還經(jīng)常跟她開展讀書比賽,看誰讀的又快又多又高效,時間長了,女兒漸漸養(yǎng)成了讀書的習慣,每當女兒考試成績非常優(yōu)秀的時候,獎勵她課外書就是她最樂意的事情了。
現(xiàn)在,女兒上小學四年級了,兩年多以來,女兒讀了很多很多的書,童話、自然、地理、歷史、小說、名人傳記、詩詞等等,涉獵甚廣。偶爾一次問起女兒讀書的好處,女兒很嚴肅地對我說:“爸爸,我以為閱讀是不能脫離讀者的,而不能承當閱讀的讀者是沒有閱讀的,只不過是看一些文字符號而已,鑒于此,請相信你的女兒通過不斷地讀書,會擁有‘天上觀世音、地上宋慶齡’的大慈大悲大愛,‘人間四月天’林徽因的出眾的才、傾城的貌,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俠肝義膽……等等眾多的優(yōu)秀”,看著女兒,我雙眼迷離了,陷入了久久的沉思,童年時的我因為讀書太少卻從未說出過這等境界的話?。榱伺畠好篮玫拿魈?,作為父親的我決心讀更多更好的書,不斷提高自己的見識,更好地引導規(guī)劃女兒的人生。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祈愿天下的父母都能引導兒女們從小就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祈愿民族的未來更加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