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人與大地的千古傳奇
——對話《青銅時代的土地戰(zhàn)爭》作者吳曄
問:從1997年年底提出“土地文化”概念以來,您一直在工作之余致力于中國土地文化研究,并出版了《圖說土地文化》等多部專著,為什么您會如此持續(xù)地關注土地,研究土地文化?
答:迄今為止的人類歷史,都是腳踩在土地上寫成的。
而中國人,又是世界上最善于種地也最樂于種地的族群。會種地的民族,自然對土地看得最重,與土地的糾葛和牽絆也就格外悠遠綿長。正如柏楊在《中國人史綱》所講述的那樣,“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民族像中華人這么喜愛耕種。中華人足跡所到之處,必然地會出現青蔥的農田。一個中華人就是一棵樹,離不開泥土,而且緊抓著泥土,根深蒂固。”人們吃土地,穿土地,生長在地上,歸葬于土中??梢哉f,無數的先人在大地上舒展的個體命運匯集到一起,就是一部人與大地的故事集,就是一部厚重的華夏史。
問:這部《青銅時代的土地戰(zhàn)爭》,和您以往的作品有哪些不同?
答:《青銅時代的土地戰(zhàn)爭》,是一段旨在梳理人與大地故事的文本。它從一個特別的角度,讓我們得以窺見我們的先祖是如何去認識、了解和掌控土地資源的,它用盡可能忠于歷史、又盡可能鮮活的有滋味的文字,展現驚心動魄而又趣味盎然的歷史的另一面。
我想通過這本書讓大家知道:沙場上的金戈鐵馬,宮廷內的權謀術數,閨房里的兒女情長……這些并不是歷史的全部——人與土地的千古傳奇,才更宏大,也更精彩。
問:《青銅時代的土地戰(zhàn)爭》所講述的“青銅時代”,指的是中華文明中的哪個歷史階段?
答:歷史學家一般是將戰(zhàn)國以前即先秦時期稱為青銅時代。本文所講的青銅時代,是指從還略帶著神話色彩的炎黃爭霸直至充滿了殘酷博弈的春秋時期,到戰(zhàn)國時期就幾乎完全是鐵血廝殺了。在這個歷史時段中,人們慢慢認識土地的繁育功能,并逐漸把土地視為權力與財富的象征。
同時,青銅器逐步取代石器,廣泛出現在工具與武器當中,使農耕生產與社會政治的變革極其壯闊而熱烈?!扒嚆~”二字,遂成為最能勾勒那個時代氣質的關鍵詞。
這段前后長達兩千多年的歲月,可以視為中華民族先祖?zhèn)儗ν恋刭Y源進行認知的啟蒙時代。在這個時代里,人們對于土地資源的認識由懵懂變得清晰,其過程質樸而悠長,就像那些年歲久遠的青銅器一樣,泛著清幽古樸的神秘光澤,令我們神往。
問:您認為“土地”對于早期的中華文明,意味著什么?
答:應該說,“土地”這個關鍵詞,是深深鐫刻在厚重的中華文明史碑上的。
從神話傳說的合理成分中,我們可以窺視最初的土地資源利用;從漢文字的創(chuàng)造脈理分析,我們能體會中華民族對大地的初始認識;從中華民族有文字記錄最早的詩歌《詩經》中,我們能看到人與土地的關系;而從管仲、孔子、墨子等先賢的論述中,更可以認知我們在進入理性階段之初的彷徨搖擺……
可以說,幾千年來利用資源的實踐,無不蘊藏在勞動人民中間那無窮無盡的創(chuàng)造力中;延續(xù)幾千年的祭祀儀式和文化活動中,無不體現了人對土地的濃厚親情。
問:您認為探索我們的先祖對于土地資源利用的認知歷程,有什么重要的意義?
答:2000多年前墨子曾說,和天相比,土地更體現了“仁”的美德,山上生長松柏林果,平原上生產谷粟菜蔬,水里生長魚鱉蝦蟹,這些都任由人們取用。人類吃土地,穿土地,生在地上,長在地上,死了以后還要歸葬于土地,而土地從來不追究人生時的德性如何,以博大的胸懷容納了人的一切。所以土地是仁德最完美的表現。
正因為有了這一代又一代人所創(chuàng)造的熱愛、珍惜、節(jié)用等優(yōu)秀文化理念的反哺、護育和滋養(yǎng),神州大地才能歷經數千年而疆土永存生機無限,才有先祖?zhèn)儌飨聛淼拇笃饰至继锖蜕胶拥暮甏髩邀惻c完整。
附:大地講述的人類故事
——《中華五千年國土資源風云錄》總序
吳曄 馬亮
從人類一出現,大地就認得。
大地知道人類的成長歷史,還知道人類的秘密,所有的秘密大地都一清二楚,人類的所有行為都逃不過大地的眼睛!人類在大地上生存、繁衍、成長、壯大,子子孫孫綿延昌盛,從那些機靈精怪的猿猴,到在網上買東西、見了明星就“吱哇”亂叫、弓著腰走路、把頭發(fā)弄成猴毛樣、穿戴也像猴子一樣的新新人類,大地全認識。
人類在大地懷里蹣跚學步,一天天成長,人類在大地身上撒歡、撒野、撒潑,行走、勞動、吃喝拉撒無所顧忌,人類喝的每一口水、吃的每一口飯都是由大地供給,人類所用來遮風避雨休閑安樂的房子,是大地為人類支撐著;人類行走的道路,都是大地為人類鋪成,不管人類是步行還是騎車,或是坐火車乘汽車,都從大地這兒過;人類漂流渡過的江河、觀賞游戲的湖海,都在大地身上流淌;人類依傍的大山、生息的平原,也都是大地的無私奉獻。大地給人類生命最溫馨的關愛與呵護。是的,大地無處不在,不管人類走多遠,都在大地的視野里,都要回到大地的懷抱里。
大地,是承載包括人類及人類所有親人——包括所有的動物和植物——在內的一切生命的神!大地是一艘大船,承載著世間所有的生靈——地上長的草木莊稼,地里的蟲子,跑的走獸和飛的禽鳥,湖海里的游魚,所有的生靈,包括人類,在茫茫無垠的銀河及大海一樣的宇宙中做不知終極目標的航行;大地是一輛大車,由天體引力這頭毛驢拉著,圍著太陽的磨道,一年轉一個圈,而為了人類和所有其他生命族群的安全,大地還得一天翻一個滾,從來不敢停歇,到今天已經翻滾轉悠了億萬年,還將這樣翻滾轉悠多少個億萬年?誰也說不清。
大地是人類的奶媽,從人類不明白的遠古走來,向著人類看不到的未來走去。
人類只是大地身上一群行色匆匆的寄生物,人類存活時間的長短取決于天象自然的運行變化,也取決于人類自身,即人類以及各種生物主觀行為造成的結果,最主要的決定作用是人類,就是說,大地身上——不管是高山還是平原,不管是陸地還是江河湖海,也不管是綠洲還是沙漠戈壁——生存的所有生物,他們的生存是否長久,都將取決于人類的行為方式。
所以,大地很關注人類的行為,從一開始就關注。
大地用自己的乳汁喂養(yǎng)了所有的動物植物,尤其是人類,可人類并不認真稱大地為“娘”,因為,人類中有些個體總覺得自己很聰明,早些時候還能對大地心存敬畏、行為恭謹慎重,后來發(fā)達了,壯大了,就張狂了,什么都不怕了,只要有機會就想蒙天騙地,就想昧良心,就想以那種土匪打劫的手段來劫掠大地身上的財富。
這讓大地很傷心!
人類總以為能蒙騙大地,其實,大地的眼睛看見了人類的所有行為,并且記錄了一切。
無時不在,無處不有,大地的眼睛看著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