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右)為瑞典詩人托馬斯·特蘭斯特勒默頒發(fā)諾貝爾文學獎
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TomasTranstromer),1931年生于瑞典。1954年發(fā)表詩集《17首詩》,轟動詩壇。至今共發(fā)表163首詩,除《17首詩》外的作品結(jié)集為《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音色和足跡》、《看見黑暗》、《野蠻的廣場》、《為生者和死者》和《悲哀貢多拉》十部詩集。
1990年患腦溢血導(dǎo)致右半身癱瘓后,仍堅持純詩寫作。
他善于從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機物和科學結(jié)合到詩中,作品多短小、精煉,往往用意象和隱喻來塑造個人的內(nèi)心世界,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靜的文字里。
他被譽為當代歐洲詩壇最杰出的象征主義和超現(xiàn)實主義大師。多次獲諾貝爾學獎提名。
199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沃爾科特曾說:“瑞典文學院應(yīng)毫不猶豫地把諾貝爾文學獎頒發(fā)給特朗斯特羅姆,盡管他是瑞典人。”
諾貝爾委員會頒獎詞:
通過凝煉、透徹的意象,他為我們提供了通向現(xiàn)實的新途徑。(Throughhiscondensedtranslucentimageshegivesusfreshaccesstoreality)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