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峽谷來電 “阿釗博士,我是阿黑。我在大峽谷,我看到了非常稀奇且不可理解的現(xiàn)象!令人詫異的自然景觀!” 阿黑原是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的導游。因為東北嚴冬來得早,國慶節(jié)之后,便開始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門前因此冷落下來,鞍馬為之稀少,公園因之關閉。阿黑休假,跑到了溫暖的地方,一想觀光旅游以豐富自己的腦袋,二計劃仍然可當導游以保持自己的錢袋。但阿黑所說的大峽谷,到底是哪一個大峽谷,是亞洲的雅魯贊布江大峽谷?是北美洲的科羅拉多大峽谷?還是非洲的東非大峽谷? “是龍?zhí)洞髰{谷。在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境內!” 洛陽是聞名世界的故都,洛陽的牡丹與石窟更是遐爾聞名,路人皆知。但龍?zhí)洞髰{谷,我是前所未聞的。至于新安縣,新安縣?從沉睡千年的記憶中喚醒:“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碧拼娙硕鸥Α缎掳怖簟分械男掳驳溃褪乾F(xiàn)在的新安縣?洛陽北邊的新安縣?黃河出峽谷、入平原的新安縣? “正是?!映鰣D,洛出書’,河圖洛書的發(fā)源地的附近!” 河,就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洛,即為母親河的一個支流洛河。兩河交匯處,是中原腹地,背靠茫茫大山,面向蕩蕩平原,是華夏文明的源頭。河圖,那黑點、白點列陣,形成奧秘的數(shù)陣;洛書,也叫龜書,說某龜?shù)臍ど嫌袌D像,某位古人讀出了是用1至9的9個個位數(shù)組成三行、三列的方陣,從縱、從橫、從斜三條線分別獲得的三個數(shù),相加之和都是15。古人研究河圖洛書,認為有左旋之理、有象形之理、有五行之理、有陰陽之理、有先天之理……眾說紛紜,千年莫宗一是。阿黑不會問我有關河圖洛書的景觀吧? “我在大峽谷,在河床的一塊巨石上看到了‘地書’!上面寫著‘一人一石’,還有句號呢!可也有人認為是‘一人一萬’!” 想嘲笑阿黑。什么“一石”,石不是古代量糧食的體積單位?1石相當于10斗又合100升,“一人一石”夠一人一年食用?!什么“一萬”,萬不是錢的數(shù)量嗎?是一萬兩銀子還是一萬貫銅錢?是給這么多的錢嗎,那不就成了大富翁啦?呵,天下那有這樣好事?! 這“一人一石”或“一人一萬”,不就是歷史上的口號,什么“打土豪、分田地!”什么“均田免糧!”什么“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房住!”等等的翻版嗎?但當看到阿黑傳來的照片,我卻愣住了:乍一看,還真有點像某位書法大家的作品,有力道、有氣勢,宛若目空一切;可一看,石壁上的字不是用白石灰水寫的,也不是摩崖石刻的,而是天然自成的!這地書,難道也像那只老龜背上的“洛書”一樣神秘?。?br style='white-space: normal;'/> “地書,只是我不理解的景觀之一。更令我不解的還有天碑!” 阿黑說的天碑是石碑,其高50多米,不方不正,約成三角形,碑石面積至少有1000平方米!厚度約1米,算起來重量至少在2千噸! 我不懷疑這天碑是天成的。因為我知道,天下非常大的一通人工石碑在四川省樂山大佛石窟的外側,通高只有6.6米、寬只有3.8米,碑面僅有25平方米,與阿黑所說的天碑大小相距甚遠! 還有眾所周知的巨石陣,巍峨地聳立在英國索爾茲伯里平原上,離倫敦僅120公里。巨石陣在公元1130年才被發(fā)現(xiàn),它們由130多塊砂巖組成,小者5噸、大者40噸,短者1米,長者10米。考古專家考證認為,根據(jù)千年前的人才、技術, 人類要建成如此厚重的工程,困難極大,幾乎絕無可能。一通天碑的重量,或許就是巨石陣中所有巨石的重量之和。因此,如此巨大的天碑,也絕非人力能夠樹立起來的!即使擁有巨大起重機的現(xiàn)代人也不容易做到的! 但是我想,通常人類樹碑一定會立傳,不知道這天碑是不是跟人類所立的石碑一樣用來立傳的?不知道碑面上有無文字?想傳些什么?是不是跟地書“一人一石”或“一人一萬”的意思有關? “天碑立在峽谷內一座長滿灌木、喬木的小山上,我們正想方設法靠近。現(xiàn)在距此天碑還遠,還不能夠看不清楚天碑上有沒有文字!” 阿黑的詫異,也成了我的詫異。我火急火燎地背上長焦相機,裝上了羅盤、地質錘、放大鏡,匆匆忙忙地趕到了洛陽,再往北70公里到了新安縣石井鎮(zhèn),想一睹地書與天碑的奇觀,一探他們的奧秘。 上一篇:探索火山之謎 下一篇:袁贛湘文學集行游天地間出版 協(xié)會動態(tài)news大地文學literatu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