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食品(小小說)
李朝陽
豐和平是同事。
春節(jié)一過,豐公派出國一年。走前,豐找到平,說:哥,我下周就出發(fā),家里的鑰匙給你一把,沒事時麻煩幫我照應(yīng)一下。
平說:你租出去多好,即有人照應(yīng),又可增加一些收入。
豐說:不行,我剛裝修不到一年,租出去不放心,況且我在外也就只呆一年。
平說:那好吧。平知道豐剛離婚不久,身邊沒什么親人。
豐的房子在一樓,窗外有個小院,七十多平。往常,豐在院子里養(yǎng)點花,種些菜,口口聲聲綠色食品,讓平很羨慕。
豐走后不久,清明到了。
這一天是周末,平來到豐家,找到鍬、拿出鎬,開始除草、翻地。平日常工作很忙,只有周末才有閑暇時間。
平城里生城里長,從沒干過農(nóng)活,待除完草,翻完地,一天也就過去了。平盡管腰酸腿疼,但看到有模有樣的院子,心里還是很高興,便從不同角度拍了照,發(fā)上朋友圈,信誓旦旦地道:等著吧,不久就能見到綠色食品啦!
接下來的周末,平買來辣椒、西紅柿、秋葵種子,準備播種,可一進院子便傻眼了,只見翻過的土地到處都長滿了嫩草……平只好又用半天時間除草,然后才挖坑、撒種、培土、澆水。平?jīng)]覺得種地有多難。
下一個周末,平又來到小院。這一回,平是沖著菜苗來的,可見到的又是滿地的草。平的腦袋大了,想了半天,給豐發(fā)微信,平說:通常,菜苗多長時間出土?過了好一會兒,豐才回,豐說:你種的是什么菜?平說:辣椒、西紅柿和秋葵。豐說:這些不能直接種,得先育苗。平說:什么叫育苗?豐說:這個一時半會說不清,你還是問度娘吧。平說:我已經(jīng)種了,怎么辦?豐說:沒辦法,重新來。平回了個無奈的表情,接著問:那草怎么辦?地里到處都是草。豐說:灑點百草枯。平說:怎么能用百草枯,那還能叫綠色食品嗎?豐說:那就沒辦法,你只剩下拔了,接著發(fā)了個大笑。于是,平只好重新去買種子,開始育苗……
再一個周末,平感覺苗育好了,便準備移植,但地里的草仍然茁壯,平只能拔草。
再后來,草不用怎么拔了,可旱情來了,一個多月滴水未見,平只好一有時間就往豐家跑。等終于盼來了雨,苗又需要追肥,為了確?!熬G色”二字,平堅決不用化肥,平從海產(chǎn)品市場弄回一堆臭魚爛蝦,雖說受到樓上鄰里們的冷眼,但問題總算解決??蓻]過多久,新的問題又出現(xiàn)了,隨著苗們的生長,蟲們也來了,而且鋪天蓋地。起初,平堅決不用農(nóng)藥,但一周后,除了秋葵頑強地存活,辣椒、西紅柿幾乎全軍覆沒,這令平痛心不已。無奈,平只好補種土豆,繼續(xù)除草、澆水、護苗……有一天,平干完了活,坐在地頭上抽煙,望著陽光曬蔫了的秧苗和稀稀拉拉秋葵的果實,心里突然就有了失落。平算了算,已經(jīng)好多天沒休息了,可付出的努力又去了哪里? 這樣想著,平就覺得很累,平開始感到種地不容易了。
又一周后,秋葵成熟了,可平卻趕上了出差。等回來采摘時,多半已經(jīng)老的不能吃。但平并沒扔掉,而是全都帶回了家。平找出一口大鍋,把硬的不能吃的秋葵切成片,熬出一鍋湯,天天喝,連著喝了一周,平想,這不僅是綠色食品,更是自己的汗水呀!
隨后的幾周,平閑在家里哪也不去。不是因為忙,不是害怕累,就是主觀上不想去。只是到了該收土豆的時候才又出現(xiàn)在了小院。這一次平又看見了鋪天蓋地的草。但現(xiàn)在平已不再理會它們了,平拿起鍬輪起鎬直接翻找土豆,可半個院子翻遍了,土豆卻很寥寥,不僅數(shù)量少,個頭也很小,就是僅有的幾個大點的也還生了蟲……當然,除了失望,也有驚喜,那就是秋葵又接了果,而且比上次嫩,比上次多!這是他沒想到的。
平將土豆和秋葵裝進袋子,放到地上,然后坐下來,點上煙,邊抽邊想:以后若是再浪費糧食,我他媽就是孫子!
(發(fā)20200902《丹東日報》)
作者簡介:李朝陽,中國自然資源作協(xié)會員,遼寧省作協(xié)會員,作品散見于《北方文學》《鴨綠江》《金山》《參花》《海燕》《滿族文學》《歲月》《天池小小說》等刊物,有作品被《小說選刊》《小小說選刊》等轉(zhuǎn)載。
工作單位:大連市自然資源局 電子郵箱:Lizhao8905@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