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
一恍如昨天的事。
細數(shù)起來外公已經離開我們有十幾個年頭了。
外公一生清清白白,與鄰里和睦,樂善好施,在村里當會計好多年,從未因賬務出現(xiàn)任何問題。即使文化大革命大字報滿天飛的時代,因為他克己奉公,從不沾公家半點便宜,而他未有人寫過他一張大字報。
外公的清廉是公認的。特別是那個本來就物質各方面都短缺的時代,不動公家一針一線,這精神更加彌足珍貴。
外公的家教極嚴,身體也一直很好,也許和他的心胸坦蕩無私無畏有關吧。壁立萬仞,無欲則剛。記的他八十的時候還時不時的騎著的他的二八大杠的洋車子去我們家逛逛。母親是家中的老大,兄弟姊妹七個,三個妹妹三個弟弟。僅靠地里的產出養(yǎng)活這些孩子可想而知生活的艱辛。
外公上過幾天私塾,在那個時代算得上文化人,至我十多歲時仍有許多鄉(xiāng)鄰會晚上聚在他家,聽外公講古論今,調理個家長里短。不知何種緣源,外公懂些周易,常去徐州那一片去幫人看個宅地,看個風水。在家鄉(xiāng)院落的座落,堂屋、偏房、西屋、南房以及大門的方位是極其有講究的。
為了養(yǎng)家,外公時常帶著外婆去外地,做些手工藝,賣些賺些微薄的收入或換些吃食,養(yǎng)家糊口。母親小時候因為是老大,就曾和外婆去要過飯。我記憶中他們會用棉花和高粱桿,制作成小鳥的樣子,并且會用紅色的染料涂在上面。經過他們靈巧的手會變戲法似的,讓看著沒什么的棉花變成活靈活現(xiàn)的小鳥,很是漂亮。
外公特別重視學習,小時候常見他帶著花鏡看書讀報。比他小十多歲的弟弟受到影響,成為了第一批大學生。母親姊妹四個女孩都上過幾年學,在那個封閉的農耕時代,這也是極其難能可貴的。外公常常教導我們要好好讀書,要走出去開拓眼界。后來種種原因幾個舅舅雖然沒上過大學,但也都在社會上混的風生水起。二舅因帶領大家出外打工共同致富,還成了當?shù)氐娜舜蟠?。我想,這必然和外公良好的品行、開放的胸襟、勤勞儉樸的習慣有分不開的關系。
外公與外婆關系極好。現(xiàn)在外婆九十四歲高齡,身體硬朗,也時常不忘記講起與外公出去所見所聞的趣事。那種夫妻相伴同行相互關愛的樣子大概就是現(xiàn)在人說的愛情的模樣。外公因肺氣腫醫(yī)治無效而離世的,外公在離世前可能也知道自己時日不多,拿起筆給外婆留下了一封長長的信。述說著對外婆無盡的依戀,對子女的牽掛,對我們的愛護。外婆每每談起,仍會沉默許久,也許一生的依戀必定是刻骨銘心的。
外公,我們想您了。干干凈凈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您一直是我們的榜樣。
以此文紀念外公閆金可,繁永于兗20230221(陰歷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