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的預示與延異(組詩)
地的靈性
地的靈性。成熟的
肉身。多維的世界中崩坍的或
矗立的影像在不斷地更換。不僅僅
是純粹的啁啾和天真的舞動,不
僅僅是激起的翅浪和自我的阻隔。
或許無限的隱匿,會帶來
無限的明示;或許我
獨自一人,在寒冷的
月夜也不會感到孤零。
還會在光的傾瀉中四處
張望嗎?還會用一條想象的虛線
去聯(lián)結(jié)一切的實在與空洞嗎?夜幕
已經(jīng)低垂,無窮無盡的演變
還在繼續(xù)。至少我是不
可無視生死的輪回的;
至少在一切的觀望中
我是不可期待,讓
一月的寒風去吹拂八月的
翠柳的。塵世的喧囂怎會散去?
我怎會不去聆聽大地沉重的腳步聲?
偶爾的造訪難以領(lǐng)悟,心靈的
擱淺,如何可容?我已
不能再去逆勢而為了。
在大地背風的深處
永恒的骨骼,將因
靈性的勃發(fā)而不再流浪。
地的預示
地的預示。不大
不小的躁動。屬于生死與
黑白的糾纏,屬于雨的嚎啕不在乎
大地沉重的感受。自然的演繹盡其
所能,并非一陣耳語就可將
秩序打動。要說的,很久
以前就已注定。此刻的
我,不過是以昨日的
方式在躍入了一番
茫然的索求后更換了一個
地方。我依然憑借自己的棲居
在寬容自己的默許。或許我將小心
翼翼,或許我會漫不經(jīng)心,或許
在驚擾記憶的安寧后,我
會將我的影子剝離出
我的軀體,而無情地
埋葬。抵御的精力
總是有限,地的預示總是
精彩紛呈。在蒼鷺的身邊,我將從
怎樣的微光中醒來?我將在怎樣的
霧靄中睡下?不可言說的幻象
籠罩著我的頭顱,我整個的
精神,在辛勤地勞作。
我可再次沉于啁啾的
鳴叫嗎?我可無所
顧忌地走入?yún)擦值纳钐巻幔?/span>
地的實誠
地的實誠。堆砌著
腐朽的藩籬。衍生出
尊嚴的守候。于是我將詞語的
外殼剝離,我在無人的野徑上肆無
忌憚地構(gòu)幻。為了給歲月的離棄
有一個實誠的交代,我感謝
落寞中的黃昏所呈現(xiàn)的
地的陪伴,我感謝
荒蕪中的故土所
帶來的地的憨厚。不是想
試探一種怎樣的瘋狂或怎樣的廣袤;
也不是想焚燒一種怎樣的天真或
怎樣的潔凈。那不是我所
期盼的,在時日的喪失中
那不是我想紀念的。
終究只是一個愛的
過程,降臨的情境
并非就那么地像是一種生離
死別。面對開闊的視域,我可以
不顧一切地只守護我腳下的小徑嗎?
也許生命的知識并非那么淺?。?/span>
也許在實誠與歷史的交融中
被攪擾的,不僅僅是
此時的景和明日的夢;
也許,在意義的
背后,還有更多的意義。
地的分離
地的分離。左顧右盼。
這個僻靜的下午,杳無人跡。
不像是一個可分享的地方。我
不想獨自一人棲息于此,我不想讓
我的精神枯竭。那么誰將在
曠野中的小徑上東奔西跑?
誰將期盼在蒙蒙的
細雨中吹奏出一陣
悠揚的風笛?或許
不會有太多的事情發(fā)生
或許遺憾本身就蘊藏了深沉的
疑惑??墒怯幸粋€晦暗的情節(jié)不請
自來嗎?返回的昨日再度發(fā)出
沉悶的呼喚。應(yīng)該說
此時的對話,已抵達
不了大地靈魂的深處。
被分享的過程還在
繼續(xù),只是我已不能徹底地
進入。去過的地方已變得陌生。
消磨的時日已成為歷史。我不厭棄
礫石的尖銳。其實在很久以前
我就已經(jīng)習慣。我沒有
一張豐盈的臉,我的
踝關(guān)節(jié)有些扭傷,我
得仔細地看著腳下的
路,我不能再一次跌倒。
地的所需
地的所需。不是天的
偏愛。淺淺的旅程,緊挨著
回聲的塵土。并未想要奪取一個
異樣的世界。只是依然不知:誰用
幽靈的信仰在我耳畔低語,誰
又用瘋狂的詞語在我
曠野的蠻荒中吵吵
嚷嚷。從我頭顱
爬出的,我也覺得
陌生,甚至覺得有些恐怖。
是該再度追蹤大地的靈性嗎?
永無止息的生命總在黑夜的撕開中
尋找最恰當?shù)拈]合。因此
一個新的時光之夢將成為
我記憶中不可或缺的
一部分;因此,我不
得不承認,對我來說
任何意外的獲得都改變不了
我目前的境況,任何張開的雙臂
都彌補不了我已有的過失,即便我
將出發(fā)與抵達分辨得清清楚楚
即便我并不會放棄被覬覦的
虛空留下的點點滴滴。
在理性的瞳孔被窒息
之前,我是地的
所需,不停地嬗變的生命。
地的重生
地的重生。無法預告。
時光在攥緊中退卻,有些
愁眉苦臉,不知所措。孤零的
落葉沒獲得什么而飄灑在靜靜的
小溪上。風卻像是一個縈繞的
幽靈,似乎在山野的
掠過中,擁有一種用
不完的力量。我凝視
無處不在的黑,我
想象一切灰蒙中的透亮。
新一輪的幻象從眾所周知的
光影中向我傾軋而來,我撫摸我的
前額,我不禁自問,我會看到一個
超越的自我因為救贖而在
癲狂的山野上,搖擺
不定嗎?一切的終結(jié)
在季節(jié)的殘物中從未
缺席。也許篩選出的欲念
是脆弱的;也許在最終能聽到的
激流的聲音中,我的期盼是驚擾的。
我已不再是我的一個懸浮的夢。
而在地的不斷的重生中,在
我想象的星星的不盡的
輝映中,只希望山野
永遠跟著山野,我
永遠跟著我。毫無懸念。
地的懸置
地的懸置。被涂抹的
感覺。該如何想象一次
預測的歡愉?光的孕育盡其
所能了嗎?也許眼前的湛藍并不
重要,也許一種遙遠的轉(zhuǎn)換
正在進行。我不可抗拒
大地的邏輯。切換的
冷月,總會如期而至。
不會因為我的浸透
樹就改變了顏色。隱匿于
影中的實在很多時候永遠是躲藏的。
并非隨性就可打開一個坍塌的世界。
窟窿般的感覺在無限地延異。
應(yīng)該說一種向陽的欲念會
在空曠的奔騰中應(yīng)運
而生。當然,我不會
販賣我的靈性,在我
攫住我有限的時空后更不會
焚燒我的軀體。沒有那么多可
等待的索求了。當太陽升起,在
朦朧的山巔上投下不盡的
光束時,我的行跡便
開啟了一次新的升華:
我切開我有限的紋路
讓地的懸置,在我的
頭顱中留下一個香艷的影像。
地的承載
地的承載。天的饋贈。
致敬的名字不是烏合之眾。
或雨或云的祈求不盡人意??墒?/span>
發(fā)散的光線依然從我頭上穿過。我
沒有刻意去丈量日夜之間的距離
也沒有隨性去傾吐黑白
之間的隱秘。所至的
地方有些冷漠,似乎
看不到光鮮的景象。
不過我依然在渴求一種
格言般的存在,依然不想在無盡的
相遇中錯過繽紛的回憶。打開的
窗戶總會有關(guān)閉的時候,可
離開的人也許劇終了也
不會再見。我能明了
到底會發(fā)生什么嗎?
我能知曉,不得不
遇見的煙霧究竟會帶給我
什么嗎?所在的形態(tài)還是得坦然
面對被撩起的或多或少不僅僅是
詩意的玄妙。因此地的承載
不可忽略自身的價值
必須關(guān)注精神的變形;
而為了追蹤的未來能
充分地釋放,那也
必須滿足精神的愿望。
地的延異
地的延異。難以定義。
可在抗拒大海的痛苦與
晨曦的孤獨中,似乎又無所不在
無孔不入。還會讓一切都黯然
失色嗎?繁衍的感覺在死氣
沉沉的季節(jié)中已失去了
活力,誰能改變這種
境況?翻涌的軌跡
越來越深,并非在
緣起或緣滅的過程中就可
獲得應(yīng)有的回報。我已不能隨性地
許愿了。當陰霾籠罩在我祈禱的
路上的時候,我已不能再相信
一切的美好都會如期而至了。
屬于我的人生不在于
整日整夜瘋狂的嚎叫。
盲目的吮吸怎能帶來
更多的好運?我不會無視
地的延異。即便是一個渾濁的過程
或者會有一種驕淫的體驗,那我也
還是會在我的進入中居于一片
寧靜的山野而獨自領(lǐng)悟
我可以啜飲的旋律。
因為,我一直覺得:
我一轉(zhuǎn)身,也許我所
面對的就會是詩意的愛戀。
地的顫栗
地的顫栗。更強壯的
勃動。有時遠離了儒家
思想。有時更需要一只鳥的刺激。
但不必莫名地點綴,也不必裝出
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只是在
沉睡于回音裊裊的空谷
之時,我已無法擺布
我想象的真實。其實
在歷史的消逝中
一塊礫石與一塊骨頭在
某些時候是同義的。不必刻意討好
也不必刻意回避。誰會懷疑災難的
療效?在泉源被掩埋的過程中
誰將扮演救世主的角色?
歲月的外殼無需修復。
也無需告訴我這等待
中的咳嗽意味著什么。
我已不想在我的夜晚解釋
我的生存。至于傾聽的音律
還有必要在拖沓的腳步聲中加入
歡快而活潑的節(jié)奏嗎?在
喧囂與燈光之間,地的
顫栗已習慣了一種
漸熄的表象。于是
而來,逝去的是真實的;
到來的,也許也是真實的。
作者簡介:吳海廣,男,漢族,湖南省長沙縣人,現(xiàn)居長沙。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作品散見于《山東文學》《神州文學》《山東詩歌》《青春詩刊》等。出版專著、編著、論文100多萬字。詩觀:鏡像現(xiàn)代主義與深度理性主義的靈魂碰撞。
上一篇:長樂,遠方的家(組詩)
下一篇:春天的腳步